皮肤炭疽3例临床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皮肤炭疽3例临床报道

杜秀芳杜宇峰刁士琦程战

杜秀芳杜宇峰刁士琦程战(山西省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041000)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8-0139-01

【摘要】炭疽为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过接触受染的动物及污染的畜产品和从外周污染环境吸入而传染人类。经接触、食入、吸入等方式发生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近三十年未发生的皮肤炭疽出现。

【关键词】炭疽炭疽芽孢杆菌

【病例】患者:女性,52岁,农民。主因“手部皮肤肿胀发黑5天”于5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天出现左手小指严重肿胀,继之顶端发黑,于当地卫生所静点头孢菌素、甲硝唑2天,肿胀明显减轻。因家中其余两人亦出现类似症状,拟为传染病而就医于我院。查体,体温37.5℃,神清,精神可,左手小指第一、二指节有2*2cm2黑斑、周围皮肤发红,顶端破溃。左中指顶端可见一疱疹,内容物清亮,周围组织明显肿胀。左肘关节可扪及花生粒大小淋巴结,压痛阳性,活动度好。心肺(-),腹软,双下肢无浮肿。NS(-)。急查血常规提示:WBC:6.5*109/L,GR%:64.6%,胸部正侧位片提示心膈肺未见异常。手部局部病灶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炭疽芽孢杆菌。明确诊断:“皮肤炭疽”。

流行病学史:患者饲养羊26只,25天前相继死亡12只,同时发现羊有口腔溃疡,4月30日至5月7日一家三口自行清理羊口腔(儿还徒手)诊疗者左手为惯用手,其父及子均有类似表现。入院后给予青霉素、多西环素等抗感染治疗,辅以补液及皮肤炭疽的局部处理。治疗十天后临床治愈。

【讨论】炭疽杆菌为粗大的革兰染色阳性杆菌,镜下形状呈竹节状,在体外环境下形成芽孢,一般消毒方法均不能将其杀死。炭疽杆菌具有毒力很强的外毒素,可引起组织水肿和出血,亦可导致全身毒血症。

皮肤炭疽预后较好,及时适当治疗死亡率小于1%,但肺炭疽及肠炭疽病死率高达70%以上。

炭疽的预防应首先做好对疫区草食动物的疫苗接种、动物检疫、病畜治疗和焚烧深埋等处理。减少传染源。发现炭疽患者及时隔离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阻止扩散传播。

参考文献

[1]赵英仁,炭疽,杨绍基主编.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7-179.

[2]MeyerhoffA,AlbrechtR,MeycrJM,etal.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approvalofciprofloxacinhydrochlorideformanagementofpostexposureinhalationalanthrax.ClininfectDis,2004,39(3):30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