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戏剧周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国—东盟戏剧周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李志雄

李志雄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中国—东盟戏剧周发展具有独特性、重要性、可行性等优势,也存在规模不够大、影响力不够强的劣势,其发展面临着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越来重要、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等机会,也存在受众小众化等问题。因此,中国—东盟戏剧周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定位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以及受众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东盟戏剧周对策

2013年,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南宁闪亮登场,开启了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的新起点,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如今,第二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又即将开始,在我们满怀期待的同时,思考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不失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中国—东盟戏剧周发展的SWOT分析

(一)中国—东盟戏剧周发展的优势

第一,独特性。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层出不穷,而以戏剧为主题的连续举行的节(周)却为数不多,在此之前,围绕中国与东盟进行跨国戏剧交流的戏剧节(周)更是没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东盟戏剧周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同时,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戏剧发展源远流长,戏剧种类丰富多彩,堪称戏剧资源的富矿。拿南宁来说,近年来不断加大文化艺术领域的投入,加强精品艺术的创作力度,涌现出一批实力派演艺人才和精品剧目,其中南宁粤剧更是人才兴旺,佳作迭出,呈现中兴之势。这些都为中国—东盟戏剧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要性。戏剧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东盟戏剧周的举行,有助于增进中国和东盟各国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赏。特别是我国的传统戏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艺术,可以在国家对东盟文化外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海外华侨华人、其他海外民众增进对中国的认同和亲近感。

第三,可行性。南宁的平台优势。南宁是中国—东盟戏剧周举办的绝佳平台,适合于中国与东盟各国戏剧的展示与交流。首先,南宁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特别是2004年以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形成了经贸与人文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南宁渠道”,南宁的渠道与平台优势益发突显。其次,具有人文与交流优势。广西人们与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民族习俗相近,语言相通,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近年来,在合作大潮中,以南宁粤剧团为代表的各大艺术院团纷纷携带精品剧目到东南亚国家巡回展演,进行了多层次、多样式的碰撞和对话,和多国艺术团体结下了深厚友谊。此外,南宁市近年来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一批剧场和演出场地,为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演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东盟戏剧周发展的劣势

第一,规模不够大。2013年,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南宁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6个国家13个知名艺术团体的艺术家登台献艺,向受众展示了26场精彩演出,获得了热烈反响。然而,就戏剧周目前总的运作状况来说,举办规模还不够大,中国与东盟各国戏剧界的参与度不够,代表性不够强。这是中国—东盟戏剧周存在的一大问题。

第二,影响力不够强。中国—东盟戏剧周作为新生事物,初试啼声即已赢得世人的关注。然而,客观地说,其影响力还较弱,表现在三个方面:首次,在政府层面的影响不够强,戏剧周基本上还处在“南宁搭台,东盟唱戏”格局,运作层面以南宁为主,还没有完全上升到广西全区戏剧与东盟戏剧交流的高度,更别说上升到全国戏剧与东盟戏剧交流的高度。其次,在业界的影响不够强。如前所述,首届戏剧周东盟多国艺术团体参加,广西有南宁粤剧团等数个艺术团参加,总的来说参与者有限,戏剧周在业界的影响力有待加强。再次,在受众间的影响还有限。首届东戏剧周吸引了2万余名观众参与,是近年来广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对外戏剧交流盛会。但与国内外知名的戏剧周相比,中国—东盟戏剧周的影响力明显欠缺,要打响知名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中国—东盟戏剧周发展的机会

第一,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越来重要。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文化交流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文化交流领域不断扩大,文化交流形式日益丰富,文化交流成果迅速增长。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开启了新的春天。在这样的氛围下,戏剧的价值和重要性将更加突显,中国—东盟戏剧周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第二,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近年来,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和文化交流枢纽,努力打造文化强市,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文艺晚会品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越打越响,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地方节庆活动,为南宁市带来巨大的声誉。而中国—东盟戏剧周也有望打造成知名品牌,对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国—东盟戏剧周发展的威胁

中国—东盟戏剧周作为新生事物,主要面临的外部挑战为:受众小众化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娱乐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流行文化所向披靡,国民审美趣味整体下沉,传统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戏剧演出的市场面临冲击。此外,在南宁举办的中国—戏剧周目前虽然独此一家,但如果该戏剧周不能打响品牌,未来云南、广东等地也举行类似的戏剧节,势必构成同质化竞争。

二、中国—东盟戏剧周可持续发展对策

综上所述,中国—东盟戏剧周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定位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以及受众的问题。

(一)对戏剧周进行准确定位

戏剧周的定位,决定了举办的规模、规格和影响力,有必要进行科学、准确定位。结合戏剧周的名称及举办地,中国—东盟戏剧周大致有三种定位:第一种,是在南宁举办的东盟戏剧周,即在南宁搭建一个平台,主要用于展示东盟各国的戏剧交流;第二种,是东盟与南宁的戏剧交流,主要是东盟各国与广西(南宁)戏剧团体的戏剧艺术交流;第三种,是中国与东盟的戏剧交流,主要是东盟各国与全国各地戏剧团体的戏剧艺术交流。显然,第一种是单方面的,没有双向交流,第二种与第三种是双向交流,更符合文化交流发展的大势。而第二种与第三种,前者是以广西(南宁)为主的部分双向交流,后者是上升到全国层面的全面双向交流。

究竟哪种定位更加科学?笔者认为,根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可以分两步来定位:第一阶段,主要是东盟各国与广西(南宁)戏剧团体的戏剧艺术交流,从首届和即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戏剧周的情况来看,其定位基本上处在这一基础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东盟各国与全国各地戏剧团体的戏剧艺术交流。毫无疑问,第一阶段的规模、规格和影响力是有限的,到了第二阶段,才能让戏剧周实至名归,成为全国知名文化交流品牌。而要达到第二阶段,需要解决运作方面特别是资金上的瓶颈问题。

(二)引入社会力量筹办戏剧周

中国—东盟戏剧周是一个跨国的戏剧交流活动,涉及面广,时间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障。可以说,资金关系到中国—东盟戏剧周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呢?

首先,要争取公共财政的支持。中国—东盟戏剧周作为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其本质是文化交流,宗旨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了解、尊重和欣赏,属于国家公共文化传播范畴,因此,要积极向国家与自治区争取支持,加大公共财政的扶持力度。

其次,要引入社会力量来办节。首届与第二届戏剧周的主办方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实际承办者为南宁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担着繁重的戏剧表演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任务,每年要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来办节,虽然勇于担当,舍我其谁,但也存在捉襟见肘的问题。“深圳·世界戏剧周”在举办上,大胆启用民营企业作为承办单位,为戏剧周的开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值得借鉴。

(三)扩大观众的参与度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之一戏剧文化盛宴。每年七月,戏剧节一开始,人们每天观看与讨论戏剧,整个阿维尼翁笼罩着浓浓的“戏剧”氛围。据统计,2012年,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观众多达百万,盛况空前。

中国—东盟戏剧周需要向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学习,扩大观众的参与,让戏剧周成为一年一度的艺术盛宴。首先,要创新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吸引全国各地和东盟各国的戏剧爱好者前来参加。其次,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戏周节主办方要努力培养观众,吸引青少年来“围观”戏剧表演。宋庆龄说过,通过戏剧去培养儿童,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娃娃抓起,与幼儿园和小学签订艺术素养提升协议,让戏剧艺术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中的大事,让戏剧周成为孩子们的盛大节日。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13FXW005):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传播研究;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YB2014240):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播研究

「作者简介」李志雄,男,副教授,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