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液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液疗效观察

吴莉娟

吴莉娟

(洛阳东方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加用进行灌洗置管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后遗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葡萄糖、氯化物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采用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的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重症结核性脑积液;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05-02

结核病发病率目前呈现上升趋势,且年轻患者的比例有所增加。结核性脑膜炎病情危急,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威胁其生命健康[1]。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可快速治疗结核性脑积液,控制颅内压效果明显[2]。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在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14~46岁,平均年龄为(29.8±13.3)岁;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15~48岁,平均年龄为(30.5±12.6)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进行脑室外引流术,在右侧脑室锥颅置入硅胶引流管并连接闭式引流瓶,少部分患者可采用双侧脑室留置导尿管。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脑脊液灌洗置换治疗。采用腰椎穿刺或腰大池置管,然后经腰椎穿刺针接输液装置或腰大池置管持续滴注所配制代脑脊液100-200ml。在灌洗置换后经滴管加入地塞米松(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255)5mg、异烟肼(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70)100mg,治疗后拔出穿刺针,每隔2d治疗一次。在头颅CT测量脑室未出现扩大和脑水肿时可拔除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脑脊液检测中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葡萄糖以及氯化物含量情况,并且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情况。

1.4疗效判定

治愈[3]:症状消失,通过头颅CT或MRI检测脑脊液、脑水肿等回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后遗症发生;有效:症状消失,头颅CT或MRI检测显著好转,脑脊液恢复正常或轻度异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脑脊液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和预后情况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后遗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治疗后脑脊液检查结果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葡萄糖、氯化物含量相比的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2。

*

3.讨论

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是最为严重的结核性疾病,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对于此病的治疗需要有效降低颅内压,降低继发性损害,最终消除症状[4]。目前对于此病治疗可采用腰椎穿刺放脑脊液、脑脊液置换以及侧脑室外引流等措施,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而采用脑脊液灌洗置换术治疗时具有压力梯度,能够使灌洗液经过腰大池最终进入脑外室引流管,保持持续灌洗引流的效果,最终起到净化脑脊液的作用[5-6]。

观察组治疗后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脑脊液灌洗置换术可有效起到净化脑脊液的效果。原因主要为脑脊液灌洗置换术能够利用压力梯度有效对从腰大池持续灌注,有效置换感染性脑脊液的同时,滴注地塞米松和异烟肼可同时有效治疗炎症,从而快速降低颅内压,消除炎症[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后遗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与武国德[8]等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脑脊液灌洗置换术疗效显著,且术后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在进行脑脊液灌洗置换术时还需要注意此方法比较适合早期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并且患者在治疗前已经经过脑室外引流术,同时应为无不可逆灌洗置换通道机械梗阻者。给予患者注入的带脑脊液是临床常用液体配制的晶体液,其成分非常简单,与正常脑脊液具有显著差异,但是能够有效替换具有高蛋白含量、高白细胞计数、致炎因子和葡萄糖含量较低的感染性脑脊液。如果能够研制出真正接近于脑脊液的人工脑脊液可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采用脑脊液灌洗置换疗法的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简单,值得临床推广。目前需要加快研究更佳符合人体生理特性的人工脑脊液,从而进一步提高灌洗置换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俊.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3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85-286.

[2]刘晓清.γ-干扰素释放试验体液(浆膜腔积液和脑脊液)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防痨杂志,2015,37(07):728-731.

[3]苏琳,黄咏梅.反复大量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结核性心包炎一例[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05):560-561.

[4]肖作汉,孟冈,王立志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体会[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2):836-838.

[5]马凤,张志远,贾永军等.宝石能谱CT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05):360-362.

[6]陈晨,彭镜,何芳等.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Ⅳ期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06):471-473.

[7]李绒,李凤娟,张宁等.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液置换术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63-164.

[8]武国德,郑婷,李鑫等.重症结核性脑积液患者脑脊液灌洗置换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14,36(04):2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