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王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王筝

王筝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资源的能耗,对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建筑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发展的平衡。同时,还能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高科技节能减排技术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作为建筑设计的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为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策略

1低碳概念的重要性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思指的是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因此近些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概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低碳概念经济、生产、文化、哲学、生活方式等多种内容。而建筑生产全过程涉及多个领域,在人类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可见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及实施迫在眉睫,环境的污染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其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设计人员应该将低碳节能的理念牢记在心,把这一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从我做起,共同努力,遵循低能耗、减排、低碳和节能的生活方式。

2低碳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2.1优化能源组合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要想实现建筑的低碳环保,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固体燃料、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并优化各种能源的组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使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得以降低,符合低碳的理念,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2节约能源资源

在建筑工程设计时,要秉持对能源和资源的节约理念。墙体温度的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必然涉及的内容,在进行低碳处理的时候,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到围护结构的通风以及保温性能,采用节能原则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利用自然风源以及采光来调节室内外的温度。另外,在选择建筑设计材料时,应尽量选择节能环保低碳材料。通过以上手段在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降低一定的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2.3以健康环保为标准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以健康环保为基础,尽可能地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例如石块、木材等。在选择建筑物内部的材料时,要明确知道哪些材料是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因此这类材料是绝对不可以使用的,即便是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也要在使用前先做一定的处理,然后还要对其进行反复的检测,在确保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才可以投入到建筑建造的使用。在对建筑环境进行选择时,尽量避开选择湿度太高或太低的极端环境,因为若湿度太高,那么建筑内的物品容易受潮发霉,人体居住体感不适;而若湿度太低,那么环境太干燥,物品就会容易出现裂缝。对待温度环境同样如此,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之初就将它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室内的光线要充足、空气流通性要好,才可以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场所。

3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节能设计具有长远的意义,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从现今的建筑建设情况来看,无论是建设方、设计方还是工程方都比较缺乏建筑节能意识,对于设计方而言有的建筑设计方案之初就存在不合理之处,不仅影响了施工顺利进行,而且还不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对于建设方而言过于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一味追求多快省,造成了能源浪费,使其无法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由于现阶段针对建筑节能设计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工作过于形式化,监督作用不明显等,都阻碍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随着科技和大众审美的日益提高发展,当代建筑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设备以及更具备现今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新技术,这些技术在提高建筑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节能环保的难度。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时,更要将节能意识融入到原有的基础设计中。

4在低碳模式下加强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

4.1设计时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原则

对于任何建筑空间设计,设计时第一需要考虑的要素是空间设计建筑的安全性,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只有安全性的基础上去考虑别的设计要求才是有意义的。其中,建设空间的安全设计涵盖了很多的方面,要在消防、防水、抗震等方面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在满足基础原则之上,需要重点考虑建筑设计的低碳经济性、美观以及空间利用率等设计要求。低碳经济原则突出了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原则。很多项目采用了很复杂的设计技巧,但是很难被施工单位采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进行空间设计时没有考虑施工可行性以及经济性。由于很多设计结构在施工很难满足,因此在进行空间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对象制定科学的设计计划,只有这样进行设计才比较符合需求。

4.2提高房屋空间的利用率

提高建筑项目的空间利用率是实现低碳建筑设计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住宅实际面积越来越小,如何实现空间有效利用率是目前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很多建筑项目在设计环节没有充分利用空间面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加空间利用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方便集中供暖。因此,在实际设计环节要根据实际建设的项目,在整体设计上以最小的建筑面积来完成建筑项目,既能够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又能延长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

4.3实现建筑项目的智能化发展

通过智能化技术来科学管理建筑项目,通过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来合理控制用电设备的功率,在不使用电力设备时使其处于休眠状态,通过智能化控制来降低有限资源的损耗。另外,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来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这一技术来解决一些电力设备的供电问题,从而减少对于电力的需求,这些设计都是符合低碳设计的目标,同时也有利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4利用低碳建筑材料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深入调查建筑环境。首先,建筑物周边的环境,通过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实际情况的了解,建立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平衡点,从而有利于两者实现和谐统一。比如,通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来实现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来促使其设计质量的提升,实现降耗节能的效果;其次,需要对建筑物周边的交通道路进行合理的水和规划,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可以和谐统一,并且加强绿化面积的设计工作,对绿色植物的密度进行提升。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应该尽可能选择循环可利用和工业化成品的建筑材料,使其能够将建筑自身和材料性能进行充分结合。在建筑体系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采用耐久性较强、材耗低的,比如可再生且质量小的钢结构构件。

结束语

低碳理念是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的重要理念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应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只有从低碳环保的角度设计出的建筑物,才能实现人们对生活、自然的高度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应对低碳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究,这样才能快速有效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低碳环保策略方案,设计出适合人们健康需求的优质建筑,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和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漾.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7):98-99.

[2]庄恒田.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门窗,2016(12):22.

[3]韩春花.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山西建筑,2017,43(10):5-7.

[4]文伟霖.浅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低碳世界,2017(17):169-170.

[5]王汪洋.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