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工程改善老年手术病人抑郁焦虑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优质护理工程改善老年手术病人抑郁焦虑的效果研究

俞丽萍郑霞刘芳

俞丽萍郑霞刘芳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上海201203通讯作者:刘芳,江苏,女,1976年12月15日,大专,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护理部手术室,主管护师,手术室护理进展.

【摘要】目的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208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病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4例,按照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104例,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精神状况,突发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模式下,老年患者治疗后的SAS和SDS值较传统护理模式下显著降低(P<0.01);压疮,导管意外脱出事件的发生比例也分别从4.8%,3.8%下降至0.96%,0.00%;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从传统模式下的82.4±5.2%提高至97.6±2.3.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手术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老年手术患者护理方式.【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93-02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伴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身体机能衰退日益明显,多数老年人伴有年龄相关退行性疾病,该类疾病成为影响该人群正常生活的主要障碍之一[1].尽管手术治疗对多数老龄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式会使老年患者产生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2].有报到称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3].鉴于此,笔者比较了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并统计了两种护理模式下意外事件(烫伤、压疮、导管脱出等)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

1研究对象及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手术室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208例老年手术患者.收纳过程中排除近期使用过精神病药物者和有精神病史患者,意识不清不能协助完成调查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4例(男性60例,女性44例),年龄范围65.2±4.7岁;实验组104例(男性55例,女性49例),年龄范围66.8±3.2岁.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分类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基于传统老龄围产手术期护理要求进行专业护理;1.2.2实验组在传统老龄患者专业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对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⑴术前护理:老年患者无论在生理和心里上都不同于年轻人,老年患者多伴有退行性疾病,且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大多数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背负着强烈的心里负担,故首先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至关重要.老年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热情主动地接待病人,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性格及文化层次等基本情况,并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情感干预.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将病房的位置分布、探视陪护规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以及手术麻醉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耐心回答患者与家属的各种问题.并介绍本科室治疗该疾病取得的成就,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消除其疑虑.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了解手术前24小时的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核查,指导患者完成术前检查,了解患者健康状况,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泄等.⑵术中护理: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查对手术室环境,确保手术室温度冬季为24~26℃,夏季23~26℃;全年的相对湿度为55%~60%.手术室配备男护士,术中护士帮助患者处于正确体位,检查,准备手术器械等.⑶术后护理:回病房后先保持平卧位,清醒后改为半卧位.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密切关注并记录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和神志恢复情况.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如有渗出及时处理更换敷料.如果切口出现红肿等感染症状,应告知主治医师并及时处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术后还应该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如术后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此外,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退化,恢复较慢,为了帮助其快速康复,笔者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护理.

1.3疗效评价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对围手术期中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并统计了两种护理模式下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价老年患者心理精神状态.按照李小春等人[3]报道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记录并统计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烫伤、压疮及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

1.4统计分析利用SPSSPASWStatisticsv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2结果2.1优质护理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照组和实验组SAS、SDS得分结果如表1所示,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得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显著少于传统模式下的患者(P<0.01).2.2优质护理减少老年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优质护理模式下患者发生压疮及导管意外脱出的比例显著低于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患者(P<0.01).两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均为发生烫伤事件.

表1不同组患者SAS与SDS得分比较结果

3讨论老年患者是一类特需的人群,他们常常伴有慢性或年龄相关性疾病.抑郁,焦虑作为常见生理疾病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康复.特别是在手术治疗前后阶段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显著增加.郑筠发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显著增[4];赵洁等人将手术老年患者240例分为两组,即120例肿瘤患者为观察组,120例为非肿瘤患者(前列腺增生,大静脉曲张,子宫脱垂等患者),对其焦虑情绪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实验组均有明显的焦虑,抑郁[5].减轻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阶段焦虑抑郁情绪,才能更大程度上帮助其快速康复.优质护理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较传统护理方式相比,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的时间范围较广,既关注术中,而且还重视术前随访和术后回访,且多项研究证实优质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7].

本研究发现在优质护理模式下的老年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其SAS和SDS评分均低于传统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P<0.01),主要原因是由于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个性化的疾病分析,并列举了科室在该疾病治疗上取得的成绩,让患者清楚地,科学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实行一对一护理责任制,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让患者得到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打消了患者的很多恐惧和疑虑.

围手术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护理的质量[8],本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模式下老年患者出现压疮、导管意外脱落事件数明显减少(P<0.01),与姚爱英等人的结果一致.主要是由于术后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的原因,这一结果再次表明优质护理模式有效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性明显.采用李小春等人报到的患者满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提示老年患者对优质护理模式的认可.综上,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工程,不仅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1]DeandreaS,BraviF,TuratiF,etal.Riskfactorsforfallsinolderpeoplei[nnursinghomesandhospital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ArchivesofGerontologyandGeriatrics,56(3):407-415.2]李凡,刘宇,韩布新,罗劲,孟春英.高干病房老年患者孤独、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55-157.[3]李小春,余芳,李云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3929-3931.[4]郑筠.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84-1185[5]赵洁,陈质雅.老年非肿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对焦虑情绪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28(28):20-21.[6]何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85-387.7]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66-688]王容.优质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