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

阳玉霜

(湘潭县中医医院湖南湘潭411228)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急诊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43例)行常规急诊护理,优质护理组(42例)实施优质急诊护理模式,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优质护理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生理职能评分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1.4%(P<0.05)。结论在处置急诊外伤患者时,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改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急诊外伤;优质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护理理念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其要求以基础护理为前提,全面贯彻护理责任制,持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实现护理服务质量的整体性改善。急诊外伤事故在近年来不断增多,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评估了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急诊外伤患者,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6.1岁;22例为意外骨折,14例为急性阑尾炎,15例烧伤,25例为锐器刺伤,9例为高处坠跌伤。按照床位单双号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43例)与优质护理组(42例),两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急诊护理,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急诊护理模式:(1)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目前已经开始在很多医院中推广应用,是急诊抢救的一种重要工作机制。24h全天候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接诊、急救以及住院在内的一体化护理服务,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干预,保证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从整体上提高急诊科服务水平。(2)心理疏导。急诊外伤患者受创伤应激反应影响,容易出现一些负性心理情绪,譬如激动、烦躁、紧张或者抑郁等等,护理人员应据此开展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交流内心感受,保持温和的态度和语气,帮助患者疏散内心焦虑和恐惧,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3)优化护理流程。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急诊后第一时间准备抢救药品和相关器械,缩短抢救准备时间。分析以往急诊科急救护理流程,总结并完善其中的薄弱环节,持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接诊、院前出诊、入院办理以及辅助检查等环节的工作效率,保证急诊工作的实效性[2]。(4)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培训、督促护理人员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主动迎接患者并询问病情,为其提供合理化建议;对于输液患者应予以细致照护,利用操作闲暇与之交流,尽量稳定患者情绪。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3~4]

评估两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生理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检验分别为t、x2,P<0.05时提示样本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优质护理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生理职能评分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患者生活恶质量评分对比(`x±s,分)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

优质护理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1.4%(P<0.05)。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n,%)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3讨论

相比于传统的急诊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很大差异,其讲求以患者为护理服务的重心,不再局限于疾病本身。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人员秉承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积极有效开展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并实施高效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责任制护理管理,这进一步深化了护理专业内涵,为临床高效、安全、有序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5]。急诊外伤患者是急诊科极为常见的一类患者,此类患者伤情急骤,迫切需要临床救治,而且大部分情况下缺乏心理准备,容易受应激反应的影响产生焦躁、紧张和恐惧心理。本次研究基于这一情况,在急诊治疗的同时辅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急诊救治操作顺利进行,同时也注重患者生理与心理层面的照护,双管齐下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表明,优质护理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生理职能评分更高,护理总满意率为97.6%,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1.4%(P<0.05),提示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在处置急诊外伤患者时,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改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秋辉,李文香.心理干预对急诊外伤缝合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1):240-242.

[2]杜艳霞.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拇指再造13例的护理[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34(7):542-543.

[3]李萍.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呼吸道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7):658-660.

[4]田惠萍,陈晖,黎小群等.护理干预对急诊外伤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6):19-21.

[5]李玉霞.急诊外伤手术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