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梁帆徐娜娜

梁帆徐娜娜

河北师范大学

摘要:苏联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将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变为伟大实践,极大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激情与信心。苏联模式的产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本文试图通过从几个方面,研究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从中汲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联模式;反思;经济

一、何为苏联模式?

对于苏联模式的界定,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部分学者把苏联模式界定为一种制度模式,认为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其中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基本制度揽括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经济上,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党中央为领导者,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执行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政治上,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将权利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概括起来就是指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形成的以工人阶级为指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而具体制度则是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比如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等,而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模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的地位次之。这在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中都可以看到,如周新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辨析》。也有学者认为,苏联模式并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苏联的那一套体制,主张要把二者区分开。

二、苏联模式的利弊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和管理,改变苏联的工业布局,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开创了一个历史上的新局面。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存在很多弊病,主要表现如下:

(一)经济方面的弊端

1.指令性计划经济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试图尝试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曾经认为商品货币关系不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提出了“单一计划经济”的设想。20世纪20-30年代,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在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理论”后,为了很快恢复国民经济,便毫无疑问的选择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被一步步地扼制。在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战争环境下,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效果突出,并在一定时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增长率。

西方工业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后,融入了新技术,发展势头良好。在同一历史时期,苏联却面临发展危机,在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原来的计划管理决策成为了经济进步的绊脚石。缺乏灵活性、决策与实际不符、只顾完成企业经济指标、忽视经济效益等问题大量存在。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也意识到了危机,并进行了改革,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局限于用某些指标替代另一个指标,在死胡同里兜圈子,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面前,这种经济体制显得无能为力,窒息了社会发展,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2.单一所有制形式存在严重缺陷

在社会主义建立基础上,苏联模式是不允许私有制的所有制形式的。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对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有物资进行集体所有,集体物资上交国家,由国家统一支配,形成了单一公有制,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认为只有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变革生产关系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在才能奏效,当时苏联经济并不发达,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社会进步,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不注重实际情况,使企业失去灵活性与自主性,限制了领导者的积极性,使苏联陷入困境。

3.超重型经济结构危机四伏

在经济危机频繁和战争的环境下,苏联经济十分落后,实现现代化发展,增长经济指标成为苏联面临的主要任务。斯大林在1925年提出要把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装备的工业国”,指出发展机器制造业等重工业是较好的选择,在开始阶段,农民大量贡税,上交农产品,为重工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这极大损害了人民利益,人民对此表示不满,阶级矛盾日益恶化。长时期以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经济比例过高,农业、轻工业发展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重工业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二)政治方面的弊端

1.中央高度集权

中央高度集权的核心是一党制,党成为整个国家的领导核心,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治局、书记处掌握着中央权力,地方行政机构及其基层政治机构没有实权,丧失主动性,形成了由总书记个人意志操纵的局面。在领导体制方面,由共产党直接发布命令,领导一切,管理国家事务,缺乏民主制。这种体制实行立法与行政相统一,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一党专政的状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腐败滋生,人民对此普遍不满,党和人民群众离心力与日俱增,使苏联政权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

2.自上而下干部委任制滋生官僚主义,缺乏监督

党和苏维埃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有时连宪法、党章规定的选举制度也不执行,选举制度形同虚设。宪章并没有规定人民有罢免权,领导干部也不是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缺少监督,使一些善于趋炎附势、巴结上司等心术不正之人钻了空子,而那些真正德才兼备的干部却不得不任用,官僚主义不断滋生。斯大林也曾发现这种缺陷,指出:一些领导人“有变成领导术士的危险”,“完全可能僵化和脱离群众”。这种体制使党更加集中化,民主受到严重破坏,官僚主义的弊病得不到根本解决。

(三)文化方面的弊端

1.文化管理方式单一

斯大林时期,受到政治经济高度集中特点的影响,文化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中央,下设部门没有决策权,只能听从上级指示实施执行,没有任何灵活性而言,简单单一的文化管理方式由此形成。斯大林的个人意志代替了民主意志,导致苏联人民高度信奉斯大林,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因此失去是非标准。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社会实践中没有充分体现运用,逐渐走向了教条主义与机械主义,影响苏联文化事业的发展。

2.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影响了学术自由

在集中单一文化体制下,某一种学术流派的存在,要得到具有决策权的中央领导的允许和认可,极大影响了学术自由,他们在解决学术研究中被认为是背离中央精神指示的学派问题时,通常以政治批判的方式对其批判。例如,他们把波克罗夫斯基学派断定为“反马克思主义、反列宁主义”学派。解散了“拉普”即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在学术、理论方面缺少正常的探讨和争鸣,窒息了文化学术自由的发展。另外,苏联成立的学术文化团,成为他们宣传的特殊机构,使一些文化决策缺乏有效的理论论证,给学术研究蒙了一层黑纱。

三、苏联模式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1949年到1978年,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经过“反修防修”、文化大革命等曲折的道路,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摆脱苏联模式,赢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创造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是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

(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斯大林时期形成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以连续不断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政治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大批判、大斗争,完全背驰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提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前期的领导人:毛泽东在1957年之后到“文化大革命”,基本上是以“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吸取苏联和中国的深刻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改变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运用商品货币关系为杠杆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使用产品交换和计划经济体制,致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中国共产党冲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这一“铁律”,把市场和计划看做手段和方法。“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三)民主政治体制地提出从体制模式层次上对苏联体制模式的突破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领导体制,强化党的领导,以党代政,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造成权利过分集中于中央。这造就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为改革增加了难度。体制模式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和兴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邓小平提出“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机构体制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

(四)文化体制方面的改革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文化上面主张实行专制文化,搞个人迷信、个人崇拜,这不利于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造成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邓小平将“文化体制改革”包括在政治体制改革之中,“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个改革不是指各个具体文化艺术门类的局部改革---小文化体制改革,而是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对其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怎么走,未来发展趋向是什么,我们不妨借鉴历史,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本文通过研究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表现,得出以下启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要坚持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本质上是国际的,也应该是民族的。在列宁看来,任何一个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愿望是一样的,只是在途径,方式上千差万别。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每个国家不可能千篇一律,选择一样的发展方式,这是由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人文因素及物质条件决定的。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从实际出发,是否从本国国情出发,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亦是如此。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摆脱教条思想的迷误,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彻底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确保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中国实际。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据本国国情进行探索和实践,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大抵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斯大林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8]周新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辨析”,《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9]刘添才:“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淮北煤师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10]沈宗武:“制度变迁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