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护士长到基层部队代职工作的思考

/ 2

做好护士长到基层部队代职工作的思考

王晓云闻晔曾恒

王晓云闻晔曾恒

(解放军第322医院山西大同037006)

【关键词】护士长基层部队代职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379-02

根据上级规定,医院每年都要安排医师到基层部队医疗机构代职,并已成为一项常态性工作。但护士长代职今年刚开始执行,如何让她们发挥所长,避免代职流于形式,既能真正发挥代职护士长的作用使她们得到锻炼,又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卫生人员技术的提高,是目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结合我到基层部队代职的实际感受,就做好护士长到基层部队代职工作思考如下。

1基层卫生工作现状[1-2]

1.1在位人员少,缺编现象多基层部队特别是驻地偏远的单位,环境、生活、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等相对较差,少数基层部队卫生干部长期在外学习,导致占编不在岗现象;新毕业的卫生干部与同批次分到大医院的同学相比,落差较大,致使工作积极性差,想方设法地通过考学或调动离开基层,导致基层卫生干部长期缺编。

1.2临床经验少,诊疗水平低由于基层部队医疗机构面对的是青年群体和比较单一的病种,导致医师诊疗经验少,动手能力差,对危急重症处理能力偏低。特别是新毕业的卫生干部,临床实践机会少,技术水平提高慢,难以胜任医疗保障工作。

1.3医疗设备差,业务开展难从总体上看,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相对短缺落后,加之有的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维修或更新,导致医疗业务开展少。虽然近年来上级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部分先进医疗设备,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相关操作人员,致使医疗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甚至长期闲置。

1.4双向交流少,知识更新慢由于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少,工学矛盾突出,医务人员进修、学习机会少,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造成诊治水平偏低,难以完成本级救治任务,过度后送现象比较普遍。

1.5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落实流于形式,无监督机制从总体上看,各室环境、结构布局及器械、物品已配备,但没有相关工作流程及各类消毒隔离制度,只限于一般物品、器械消毒,无定期检测依据。

1.6各类护理操作不规范,急救器材不熟悉由于目前卫生士官主要是从卫生员中直接选改,医学院校毕业生少。普遍存在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机会少、操作技能不熟练的现象,因此各类操作只限于完成,不按规范实际操作。急救器材因缺乏相关培训人员,长期闲置。

1.7缺乏护理管理经验,无监管机制由于基层卫生队无护理编制,护理工作管理一般为技术较好的士官班长负责,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护理管理学习培训。只限于日常工作管理,各项护理工作检查管理流于形式。虽然基层领导比较重视,但不知如何进行运作管理。

2目前代职中存在的问题

2.1身份的特殊性导致对代职重视不够上级医院卫生干部到基层医疗机构代职,可以更多地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性质,增强与基层部队官兵感情。通过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面对面辅导、手把手传授,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但由于护士长身为女性,家里事情繁琐,顾家观念存在。所以对代职重视不够,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安心工作。

2.2缺乏锻炼,不能适应基层生活由于多数代职卫生干部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中心及以上医院,因而缺乏在基层部队工作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到基层代职工作后,对一日生活制度、卫生防疫工作、卫勤训练等,不能马上适应环境,因而出现各种不适现象。

2.3基层的特殊性,各项工作无法尽快展开由于医院分科较细,各类工作流程、标准、设备都已形成模式实施,而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小,有些还不具备条件,需要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摸索、实践。因此各项工作展开需要一定时间。

2.4对代职计划具体内容不了解,不能大胆发挥所长由于对代职计划具体内容不了解,只能根据卫生队全年计划,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规范,最后由队长决定采纳意见。所以工作缺乏主动性、前瞻性,存在畏缩心理。

3改进代职工作的建议

3.1有的放矢,增强代职的针对性[3]一是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制定代职计划,合理选定有一定管理经验、一专多能、无家庭负担的老护士长代职,尽量选派急诊、骨科、外科和内科等与基层医疗需求比较紧密的技术骨干代职;二是针对不同地区官兵常见多发病的特点,选派如急诊、骨科、消化、普外及泌外护士长代职,满足基层部队官兵需要;三是代职过程中代职人员应做好技术帮带工作,开展基层急需、适用的技术和知识帮教,按照“遇到一个、处理一个、掌握一个”的原则,切实做好“授渔”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勤保障能力。

3.2岗前培训,提高代职工作效率一是对代职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军人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增强为兵服务意识,做好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准备;二是对代职人员进行作风纪律培训,教育他们到基层部队后应与官兵同吃、同住、同工作,遵守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严格作息及请销假制度;三是对代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针对卫生干部分科细、诊疗技术相对专一的特点,代职前可到急诊科轮转,积累基层部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经验,以适应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发挥代职人员的作用。

3.3政策引导,强化代职激励机制[4-5]一是在坚持“晋升前代职”制度的同时,把代职绩效与个人进步结合起来,确保表现优秀的代职干部能在职称评定、调级晋职等方面体现政策倾斜,用制度来保障激励机制的长期落实,变被动代职为主动代职;二是完善监督机制,避免代职期间原单位与代职单位对代职人员疏于管理的尴尬,并定期对代职人员的在位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进行检查和评定,避免代职人员“在不在岗一个样,代职好坏一个样”现象的发生。

3.4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为代职干部尽快进入情况,代职前由派出单位组织“课前预习”,到岗后由接收单位进行“入门培训”,缩短代职干部角色转换和履新任职的适应期。工作中大胆放手使用,重要工作和大项任务有意识安排代职干部挑大梁、唱主角,使其在担责尽责中得到锤炼。同时让代职干部无后顾之忧,派出单位应履行好“娘家”职责,主动关心代职干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为其在新岗位安心尽职提供保障、做好后盾。

3.5总结经验,推动代职工作深入一是代职结束后,应组织代职人员总结汇报代职情况,将代职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以便为更科学、高效、合理地安排护士长到基层代职提供经验。这样做,既有利于恢复与提高代职人员专科业务能力,又有利于调动医院护士长参加代职的积极性。二是对派出单位、接收单位而言,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切实把代职干部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落实和执行。对代职干部自身来讲,要树立很强的机遇意识和作为观念,自觉摒弃局外人、边缘人的想法,以积极有为的主人姿态全身心投入工作,既为接收单位建设做贡献,又为自己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干部代职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从整体上搞好科学优化顶层统筹设计[6]至关重要。要按照着眼长远、立足现实,批次安排、逐年推进的思路进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要对代职对象的年龄、职务、德才表现等要求要做出严格规定,体现重德才看潜质、选优派优的原则要求。代职岗位的设置要有利于培养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但如何让护士长在基层施展所长、发挥特长,既能真正发挥代职护士长的作用使她们得到锻炼,使基层卫生干部掌握急救技能,又能促进和提高士官及卫生员的各项护理技能,也是下一步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立民,肖志仁.空军基层部队卫勤保障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0,12(4):210-211.

[2]赵林风.制约基层医疗单位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0,13(2):86-87.

[3]姜超.武警部队卫生干部“双向代职”做法与体会[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9):740-741.

[4]杨爱华,刘丰.干部代职要防止四种倾向[J].政工学刊,2008,12:38.

[5]肖军.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0,53(12):969-970.

[6]贾自强,李祚松.干部代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领导科学,2012,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