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人文素质在临床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护士人文素质在临床护理的应用

周池萍

周池萍(江苏省高邮市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5603)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士的人文素质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于我院一个病区的在职护士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分析培养前后护士的人文素质以及临床综合功能。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150例患者,按照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2008年2月—2009年2月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的7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患者在入组后均给予常规的医疗以及生活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基础上增加给予人文关怀护理,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表现为为患者营造较为良好的住院环境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并且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干预。结果所有护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人文素质培养后,临床综合能力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在护士接受人文素质培养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护理服务的态度以及满意度均有了一定的提升,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职护士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提升护士自身的人文素质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对于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素质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016-01

目前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对于患者的治疗在是最为关键的,因而往往忽略治疗后护理的作用,临床中的常规护理固然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对疾病的救治起不到明显的作用[1]。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对我院一个病区的在职护士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并对部分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临床效果显著。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一个病区的12位在职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择一个病区2008年2月—2010年2月所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护士护理措施的给予对象。其中男74例,女76例,患者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32.2±7.6)岁,病程均在7天~20天。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75例,其中将2008年2月—2009年2月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的7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无可比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对在职护士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

对于研究选择的12位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培养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护理美学、人际交往礼仪、礼仪及着装、人际沟通、护理人文素养的基础理论、法律知识、整体护理知识的实际操作等等。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或者是多媒体授课的形式对护士进行培训。对于护士人文素质的评估主要通过护士对于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来加以评价。

1.2.2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的护理疗程均为5~10天,每次治疗持续两个疗程。患者在入组后均给予常规的医疗以及生活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1)为患者营造较为温馨的病房环境以及较为和谐的人文环境。在为患者不知病房时尽量根据患者的喜好来布置,对于患者的个人物品,应该按照患者的要求进行摆放,并且保持病房内的环境清洁。护理人员也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较为合适的称呼,以自己一颗仁爱之心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2)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对于疾病的认识,针对患者开展一些疾病讲座或者发放一些宣传手册将对于疾病的防治以及健康指导传授给患者。(3)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保持耐心去倾听患者的倾诉,尽量去缓解患者心理因为疾病而导致的心理压力,采用疏导法去引导患者的负面情绪,让其始终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的心态配合医生,以便常规的治疗措施能够较为顺利的进行下去。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0.05就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采用百分之比来评价护士的人文素质培养效果。

2.1护士在接受人文素质培养前后效果对比,详见下表1。

表1护士在接受人文素质培养前后效果对比

2.2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接受人文素质培养后相比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护理人员的遵从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态度以及满意度均有了一定的提升,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往往确实了对于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就导致了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其进入的社会中时则不能较好的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对于护士进行一定的人文素质培养及强化,能够使得护士对于患者的主动关怀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处理协调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护士的临床综合处理能够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护士给予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医嘱的遵从都有显著改善,对于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p<0.05)[3]。

护士根据患者的喜好而布置得的病房及住院环境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感,缩短了其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方便了医护人员。患者的家属以及社会对于患者的关怀,能够让患者较为充分的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增强他们对抗自身疾病的信心与决心。护士必要的心理干预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适时地心理干预消除了患者心中的焦虑、抑郁等诸多的负面情绪,使其能够迅速调整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能够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以及临床综合能力,而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进行适时的调整,使其始终都能够以较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医生的治疗。临床应用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之用。

参考文献

[1]刘素芳.医学人文精神与整体护理的人文关怀[J].护理学杂志,2007,22(6):71—73.

[2]宣扬,申正付.医学生人文素质缺陷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4):16.

[3]宋月梅.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应激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2316.

[4]冯丹丹,王艳杰.人性化护理的分析与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3.

[5]丛磊,李健.现代传授技术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J].教育技术研究,2001,3(1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