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视角的门诊目视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基于患者视角的门诊目视管理研究

王心平邢艳(通讯作者)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患者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医院目标科室的寻找上,延长了在医院的时间。目视管理作为精益管理理念之一,能够在医院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院门诊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比较患者感受度来评价目视管理的有效性。结果:实施目视管理后就医体验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方便患者,尽量缩短非就诊时间,不断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打造一个更为方便、高效、合理的就诊环境。

【关键词】目视管理;门诊管理;标识向导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354-02

随着现代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患者在医院找不到路,不清楚下一步流程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看病过程中,患者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诊室、检验、检查等目标科室的寻找上,延长了在院时间。门诊医务人员反复指导就诊,虽然效果直接,但在就诊高峰期容易造成自身过于劳累,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也不利于患者使用标识系统自助导路意识的培养,如能开展一些目视管理的指导工作,让患者参与其中,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目视管理作为精益管理理念之一,指一种以标准化操作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它通过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信息使流程更加可视[2]。目视管理又称为看得见的管理,一目了然的管理,图示管理[3]。如:医院的标识向导,流程导图等。患者作为医院服务的对象,研究其对医院场所、流程管理的评价,对医院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院门诊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4]。

1.研究对象

2016年6月—7月需要门诊就诊、治疗、检查及手术的患者。考虑到周一到周五不同时段就诊的繁忙程度不同,调查从周一到周五分不同时段进行,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为防止患者因为检查、手术后疼痛或麻醉因素导致调查有偏差,故调查表在患者进行治疗、检查及手术前进行。在增加目视化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200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意识清醒、具备一定听、读、认知及理解能力,能进行简单交流的患者。实施前选取的患者:女性200人,年龄18~55岁,需做项目:宫腔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切术、取环手术、上环手术、人流手术,学历:小学3例,初中18例,高中92例,大专或以上87例。实施后选取患者:女性200人,年龄20~62岁,需做项目:宫腔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切术、取环手术、上环手术、人流手术,学历:小学5例,初中13例,高中102例,大专或以上80例。两阶段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学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成立目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门诊护士为组员。主要责任是学习目视管理的知识及开展相关培训。开展现况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反应的问题,通过讨论进行确定问题、拟定对策、制作相关指示导引牌、研究放置位置、联系制作等。

2.2增加目视管理措施

制作就诊流程看板,挂于患者就诊时容易看见的区域,通过流程看板上的内容患者可以清楚的知道就诊的大体流程。制作各种门诊检查、治疗、手术预约的流程导图的便携手卡,患者就诊时由医生或护士发放患者需要的相应便携手卡,患者可查看并检查自己是否按要求完成术前准备,避免手术当日因准备不完善而导致失去手术的时机。完善区域内的指示牌、地标指示线,患者借此可以快速找到目标科室。增加温馨提示,这样既提醒了就医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又使人们感到很温馨,增加对医院的信赖感。同时培养患者自助导路意识,指导患者看懂展板并找到相应的路线。以上指导方式不仅能简化描述语言,提高工作人员的指导效率,而且无形之中培养了患者自主寻路的意识,有利于现在大型医院目视管理工作的持续进行。

2.3制定相关调查表,在增加目视化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200名门诊患者如实填写并汇总统计及分析。

3.结果

实施相应的目视管理后门诊就诊患者在就诊、预约、检查、治疗、手术、手术复诊找路、及了解下一步就诊流程等这些就医体验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实施目视管理前后患者了解情况对比例(%)

4.讨论

目视管理依据人类的生理特征,充分利用信号灯、标识牌、符号、颜色等方式发出视觉信号,鲜明准确地刺激人的神经末梢,使信息快速传递。它有形象直观、容易识别、简单方便、传递信息快的特点[5]。据统计,人的行动60%是从“视觉”感知开始的[6]。目视管理就是利用视觉显示特征,强调一目了然。医院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方便患者,尽量缩短非就诊时间,不断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打造一个更为方便、高效、合理的就诊环境。目视管理实际是一个庞大的标识向导系统,但现在大部分医院没有专门的环境管理科室,我科室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我科室服务区域开展一系列目视化管理的工作,培养患者自助导路的意识,让患者参与其中,已有良好的收效,后期将继续完善,值得大家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庆,浅谈门诊导医艺术[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75.

[2]GrabanM.精益医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李家林,林岳儒,目视精细化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4]张文娟,郝艳华,吴群红,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4):44-46.

[5]尹爱红,王晶晶,目视管理在传染病门诊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649.

[6]林琼娥,柯雅娟,许晨耘,等.目视管理在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12):1869-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