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或屈从——汤姆叔叔和乔治的不同命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3

反抗或屈从——汤姆叔叔和乔治的不同命运

李海峰徐小红

摘要: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自1851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和众多评论者的关注。这部作品在当时就影响轰动,第一年就销售了30多万册,后来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现在仍是发人深醒。

本论文首先简单介绍汤姆叔叔和乔治不同的命运,汤姆叔叔一直顺从主人最后却被主人打死,而乔治却从反叛中获得自由。然后分析这两人的性格,汤姆叔叔虔诚、善良、忠诚、正直、顺从;乔治聪明、善良、反抗、勇敢、批判,并对他们两人的性格进行对比。最后我们可以从他们对宗教的态度、受到主人的对待、对家庭的观念、知识的力量、对压迫的反映这五方面来分析解释他们形成性格的原因。我们能从汤姆叔叔身上学到在逆境中做自己,不要迷失方向;能从乔治身上学到勇于反抗,才会胜利。

关键词:汤姆叔叔乔治顺从反抗

前言

1851年,斯托夫人在丈夫体弱多病、家境极其贫寒的情况下写成其生平最有影响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首先以连载的形式在《民族时代》报纸上发表,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人们无与伦比的欢迎,仅第一年就销售了30多万册,后来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小说通过描述汤姆大叔、乔治夫妇等黑奴们的曲折经历,揭发和控诉了黑暗的奴隶制度。本文试图就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汤姆叔叔和乔治不同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展开讨论。

一、对汤姆叔叔命运的解析

汤姆叔叔忠厚老实,由于笃信基督教,安于做奴隶的他对主人家忠心耿耿,干活勤奋踏实,但由于正义感太强,他坚决不干不义之事,而且舍己为人,顾全大局,因此深受黑人尊重。

汤姆大伯这一形象曾经招致了很多批评,有人认为汤姆是一个唯唯诺诺、窝窝囊囊、逆来顺受的黑人形象,因为他委曲求全,两次被卖,从未想过逃跑,以至于被第三个主人活活打死。废奴主义者CharlesWhipple很难认同汤姆大伯对于被奴役的反应,并说:“长期地静静地屈从于奴隶制的人就是奴隶主的同谋……男子汉或基督徒的职责是不仅要抵制它,而且如果有能力的话,还要用适当的方式制止它……环境将决定这个职责该如何以最让人满意的方式去履行:是当着奴隶主的面,坚定、果断、公开地宣告还是逃跑。无论是从男子汉的个性还是从基督徒的个性来看,我都不认为汤姆大伯是最崇高的类型,因为他与各种奴隶主有着密切关系。”1另一废奴主义者HenryC.Wright和CharlesWhipple有着同样的想法。

薛玉凤在《“汤姆叔叔”形象质疑》中,认为汤姆既是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基督徒,又是一个一诺千金、坚守原则、勇于为他人牺牲的真正的男子汉,还是一个勇敢、坚强、刚直不阿、视死如归的英雄。其实得到被卖掉的不幸消息,汤姆也很伤心,并且因为他有主人给的通行证,逃跑要比伊丽莎容易得多,但是他是个一诺千金的人,决不会辜负主人对他的信任。况且,面对当时的处境,他其实别无选择。汤姆的义举,不仅挽救了谢尔比一家,而且挽救了庄园上的其他黑人免遭被贩卖的厄运。因此,他的这一举动,无论如何都是应该加以褒扬的,而不是加以谴责。汤姆的英雄行为在其第三个主人的鞭子下表现得更加充分。勒格里虽然专横跋扈、暴戾成性,但他花高价把汤姆买来,决不是为了活活把他打死,而是为了重用他,让他当工头,替自己管理庄园。但是汤姆不愿意充当勒格里的走狗,他宁愿自己挨鞭子,也不愿意拿起鞭子鞭打自己的同胞。汤姆的坚决反抗充分证明他绝不是个黑白不分,糊里糊涂只管听从主人吩咐的奴才,而是一个有主见,有原则,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男子汉。因此,汤姆最后被勒格里鞭打致死,是因为他不愿屈服于勒格里的淫威,不愿出卖那两个孤苦无助的女奴,他用自己的生命向残忍成性、一向把奴隶看作牲口的勒格里证明了黑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灵魂,而这灵魂,是不会向他的鞭子屈服的。2而且废奴主义者WilliamLloydGarrison视斯托夫人的英雄为“真正道德品质上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的善良精神”3的代表。行动主义者MaryChurchTerrell说:“站在可怜的老汤姆死去的地方,谁能不落泪,尽管在身份上他是一个奴隶,可是在思想上他是一个哲学家,在心灵上是一个圣人,在死亡上是烈士。”4

二、对乔治命运的解析

斯托夫人笔下的乔治是个黑白混血儿,他英俊、聪明、正直、勇敢,年轻有为,渴望自由,富有反抗精神,为了自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EricJ.Sundquist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新论》中认为“乔治·哈里斯是乔治·华盛顿(甚至是亚伯拉罕·林肯)于母性伦理道德准则中获得净化。”5

RichardYarborough认为“斯托夫人对哈里斯的论述展现她非常不愿意将一个聪明、坚强的男奴内心压抑的愤怒塑造成受基督影响而不能使用暴力限制的那种愤怒。”6贾婧在《对基督精神博爱为怀的叛逆——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表示乔治的精神是对上帝的大胆的否定和批判,与汤姆精神完全是针锋相对的。7薛艳玲在《论〈汤姆大叔的小屋〉中的废奴主义精神》中也表示与汤姆相反,乔治总是质疑上帝的存在,或是上帝是否真的站在苦难者的一边。8GeorgeT.Downing也认为Harris是“唯一一个真正违背屈从、顺从和汤姆叔叔精神的人,也正是这种顺从精神致使有色人种不被尊重。”9他不堪东家的压迫,决定出逃。妻子伊丽莎劝他坐等上帝“搭救”。他当即回答道:“我不是基督徒,不像你那样,我满肚子都是怨气;我不能相信上帝。他为什么对这些事不闻不问呢?”10更有甚者,当伊丽莎祷告上帝,祈求得到庇护和保护时,乔治·哈里斯嗤之以鼻:“上帝恐怕站在他们一边吧?上帝难道看不见他们(指奴隶主)的所作所为吗?《圣经》也站在他们一边;……他们在世界上骄奢淫逸,为所欲为;而贫苦、忠厚、虔诚的基督徒——跟他们一样的基督徒,却被他们踩在脚底下——而上帝却听之任之。”11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人不能成为商品。为了保卫自己的妻儿不再沦为奴隶,乔治站在岩石之巅,面对持枪追捕他们的白人发表的独立宣言使读者无不为之震撼:“我们不承认你们的法律;我们不承认你们的国家;我们站在上帝的蓝天下,像你们一样自由;我们以伟大造物主的名义起誓,我们将为自由战斗到底。”12当他们的自由受到威胁时,乔治毫不犹豫地开枪还击。

吕红英、胡爱强和蔺会民在《〈白奴〉和〈汤姆大伯的小屋〉的比较》中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奴隶主想方设法使奴隶永远停留在愚昧无知的状态,绝对禁止他们读书识字。他们害怕奴隶们识了字就会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为争取这些权利而斗争的途径。”“为了达到对奴隶身心绝对统治的目的,奴隶主拼命向奴隶灌输宗教思想,他们让奴隶怀着极大的真诚接受基督教义,用宗教信仰来麻痹奴隶,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把灵魂与肉体都献给主子。基督教成了奴隶主剥削和压迫奴隶的工具。”13如果说,乔治·哈里斯对上帝的怀疑、否定和批判是出于一个被压迫、被凌辱的奴隶的“内心的怨气”那乔治·哈里斯的命运也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自己的意愿:他的叛逆,最终获得了自由,而且亲人团圆,皆大欢喜。Simms在《关键回顾》,中认为:“黑人和白人的智力是完全相当的……你不仅夺去使他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理由,而且夺去这件事的可能性。然而最重要的是事实上他是一个奴隶,与他可以拥有自由的理由完全相反,正如与他呼吁平等的理由相反,就他的聪明而言……无论何时黑人应该完全拥有自由,他就会让自己自由而且世上的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他。”

结论

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乔治·哈里斯不信上帝,铤而走险,敢于反抗,敢于斗争使他的家人得到了新生。汤姆代表着坚忍,乔治则代表着反抗;汤姆是悲剧,乔治最终则是喜剧。作者通过两种人物的对比使人们了解到,黑人奴隶要获得自由就必须进行斗争。

我们应该看到汤姆懂得黑人也是人,是毫不逊色于白人的人,也知道做人的尊严和灵魂的力量。当残忍的奴隶主勒格里用靴子狠狠地踢他时,汤姆仰望苍天,和着鲜血和泪水,大声回答:“不!不!不!我的灵魂不属于你!你没有买下它,你也买不到它!”15虽然作者想把汤姆塑造成为一个以基督教尺度衡量出来的“完人”,但他不是一个超越时代发展的“新黑人”。他不具备领导黑人奋起反抗白人以取得做人权利的素质。他只有通过自己的忍受,以德报怨的气度和他从《圣经》中获得的灵感,以及自我殉难的实际行动来唤起白人的同情。汤姆相信主能感化魔鬼,能够把他和他的同胞从奴隶制下拯救出来,他的这种以基督式的殉难来唤醒白人进而拯救黑人的精神最终获得了回报。

参考文献:

[1]Allen,WilliamG.ReviewofUncleTom'sCabininFrederickDouglass'Paper[J]FrederickDouglass'Paper,May201852.

[2]Garrison,WilliamLloyd.LetterfromRev.J.W.Loguen[J].TheLiberator,March51854.

[3]Stowe,H.Beecher.UncleTom’sCabin[M].NewYork:TheModernLibrary,1999.

[4]Terrell,MaryChurch.HarrietBeecherStowe:AnAppreciation[M].Washington,D.C.:MurrayBrothers,1911.

[5]Whipple,CharlesK.TheNon-ResistancePrinciple:WithParticularApplicationtotheHelpofSlavesbyAbolitionists[M]

[6]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家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贾婧.对基督精神博爱为怀的叛逆——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8:73-74,2002.

[8]姜楠.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试析《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文学价值[J].《西藏大学学报》18(2):55-57,2003.

[9]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1]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UncleTom’sCabin)[M],黄继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38/1982.

[12]薛玉凤.“汤姆叔叔”形象质疑[J].《山东外语教学》(6):18,2002.

[13]虞建.《20部美国小说名著评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14]张秀见.从历史原因分析汤姆叔叔悲剧的起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32(10):341-342,2003.

[15]张祖武.酿成一场战争的小说--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J].《安徽大学学报》(2):37-39,1998.

注释:

1Whipple,CharlesK.,1860:《不反抗原则:废奴主义者用特殊的申请帮助奴隶》,《波士顿》。

2薛玉凤,2002:《“汤姆叔叔”形象质疑》,《山东外语教学》第6期,P18。

3Garrison,WilliamLloyd,1854:《Rev.J.W.Loguen的信》,《解放者》1854年3月5日。

4Terrell,MaryChurch,1911:《赏析HarrietBeecherStowe》,Washington,D.C.:MurrayBrothers,P12。

5Sundquist,EricJ.,2007:《引言》,《〈汤姆叔叔的小屋〉新论》,P35。

6RichardYarborough,2007:《〈汤姆叔叔小屋〉即早期美国非洲小说关于黑人人物塑造的技巧》,《〈汤姆叔叔的小屋〉新论》,P53。

7贾婧,2002:《对基督精神博爱为怀的叛逆——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专辑。

8薛艳玲,2003:《论〈汤姆大叔的小屋〉中的废奴主义精神》,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18卷,P35。

9Downing,GeorgeT.,1854:《信》,《FrederickDouglass报》1854年12月22日。

10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1982:《汤姆大伯的小屋》,上海译文出版社,P16。

11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1982:《汤姆大伯的小屋》,上海译文出版社,P179。

12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1982:《汤姆大伯的小屋》,上海译文出版社,P185。

13吕红英,胡爱强,蔺会民,1995:《〈白奴〉和〈汤姆大伯的小屋〉的比较》,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4期,P75。

14Simms:《关键回顾》,P232。

15斯托夫人著,黄继忠译,1982年:《汤姆大伯的小屋》,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39页。

作者单位:李海峰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研室

徐小红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