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飘香——浅谈书籍中的趣味性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3

书韵飘香——浅谈书籍中的趣味性设计

刘佳郑娴

刘佳郑娴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指导教师:徐东升

摘要:书,是人类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书,是人类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得力助手;它通过文字或者图案来传达给读者浩如烟海的知识。随着社会科技的愈加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越发多样,书籍也早已不似以往那般只具备传统的读写功能,反而是跟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愈发多样化。笔者就将对于书籍阅读的趣味性进行分析,并根据书籍的内容以及版面设计来探讨书籍在不同方面所呈现出的趣味。同时笔者也乐于见到,该文章在读者对一本书的趣味设计进行选择时,可以提供稍许的帮助。

关键词:书籍;阅读;趣味性设计;

(本文系2017年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校级项目成果)

前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愈加发达,信息获取渠道也越发多样。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快节奏生活的群体的需求,于是,书籍作为知识与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之一也进行了电子化。电子书籍获取成本低、阅读方便,读者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就可以非常便捷而迅速的进行下载阅读。并且由于它的便捷性更为符合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越来越流行。而实体书籍的市场状况就不如电子书籍明朗了。由于实体书籍不便携带等劣势,读者纷纷将目光转向于电子书籍,但是实体书籍是不可能被完全电子化的,这是因为实体书更具质感,它给读者在感官上带来的刺激更大,因此阅读体验更佳。所以,书商要想改变实体书籍如今的市场状况,就应好好对“如何对书籍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增加其阅读体验”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而接下来,笔者就将这一问题作为本文探讨的中心,并从不同角度上分析书籍在其趣味性上的设计效果,并给予相关建议,以达到增加书本阅读乐趣,获得消费者认可。甚至于产生收藏价值的目的。

一、书籍趣味性设计中的雅趣设计

读者对于一本书是否会产生阅读的兴趣与书籍所呈现的设计感是否能引起其注意相关。因此,书籍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配合书籍的内容,而更多是为了通过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而雅趣设计就是结合读者的情感与精神上的诉求,通过营造柔和舒适的阅读氛围,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辞致雅赡、清新脱俗的高雅趣味,使书籍能得以强化与读者间的共鸣而进行的设计。

图一《茶道》王雪伦图二《百草药》陈婷

上图所展示的是《茶道》与《百草药》的书籍设计,两者在雅趣的设计上有其相似之处且均非常巧妙。《茶道》的设计者是王雪伦,他将不同种类的茶叶置于书中,通过这种“实体”式的展示以向读者传达“茶之道”。整本书除了封面,没有任何文字,而是通过不同茶叶的茶香来让读者感受到不同茶叶的魅力。并且,书的纸张非常富有质感还带着些许书墨之气,读者在翻阅之时甚至能明显地感受到这种质感以及书香给人带来的触觉上的舒适感,而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古朴典雅的阅读氛围。书本通过茶叶的茶味馨香以及纸张的古色古香,让读者在阅读之时产生轻松愉悦,舒适畅快之感。这种将书籍内容的主题与实物结合的设计方式别具匠心,引人注目,不仅能让读者根据书的内容展开无尽想象,加深其对书籍的记忆程度,还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乐趣,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书籍设计者的独特品味以及用心良苦。《茶道》是用龙鳞装来对书本进行装订的,龙鳞装具有很强的设计感,且内容连贯,不同的字体组合起来的内容给人以视觉上的充盈,非常地富有诗情画意。在对此书进行翻阅时,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察觉到,每一页所呈现的内容都是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内容随着页面的快速翻阅又一起组合成了一个不同的情景;龙鳞装式的书籍在合上时,每一页都会同向旋转,恰似旋风,非常的具有趣味性,总言之就是,《茶道》可以正面阅览,也可反向观赏,每一页都极具趣味,并相互衬托,成就了一本意趣统一的好书。

而图二中的《百草药》与其有相似的巧妙设计。在外观上,它就像是一包被捆住了的草药,当读者把绳子一解就会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药草香气。书本纸张与《茶道》相类似,都非常的古朴典雅,富有质感和韵味。所使用的装订方式——七线装也使得这本书的文化气息更是浓厚,让整本书给人以别致、独特、高雅之感。

二、书籍趣味性设计中的童趣设计

书籍的趣味性设计中还有一种叫做童趣的趣味设计。童趣,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令人心情愉悦的一种趣味。这种趣味设计,是基于读者的情感需求之上,制造出可以引起读者注意,使其产生兴奋愉悦之感,并且具有童趣趣味的设计点。通过此设计,甚至可以让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中的画面感,使读者与书籍更加亲近。儿童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最初始的思维方式,此时,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非常直观,对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具有好奇以及尝鲜心理。所以,他们对于外观平庸、没有任何设计感的书籍难以产生兴趣,而颜色艳丽、外观独特古怪的书籍往往就容易吸引到他们。

但是独特新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因为这些设计往往是面对儿童进行的,而儿童此时的世界观还未成型,书籍又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因此,童趣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儿童理解书本内含的知识,并配合一定的趣味性,以此帮助儿童更好的了解世界,增加其学习兴趣。在这里,笔者以《我们一起看故事吧》为例,来分析该书的设计者时楠是如在在童趣方面进行设计的。图三

所展示的就是该书的内页设计。时楠依照书本中不同的故事而进行了不同的设计。这些设计极具童趣趣味,也富有很强的画面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能更好的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获取了知识和信息。

书籍的童趣性设计也是一种让读者与书籍产生互动与交流的设计,换而言之就是,设计一些趣味游戏、答题测试等让读者参与进来以让读者体会到一定的乐趣。如图四所展示的《嗨!你们好》,这本书是由张倩设计的,她以塑料作为书本纸张的材质,读者在翻阅此书时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种特殊材质所带来的触觉与听觉上的独特感受。这是由于,“塑料书”在被翻阅时会发出较大的声响,这种声音婆娑浑厚,有一种特别的质感,并且由于这种设计较为少见,读者在翻阅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新奇心理,而因此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当然不同的材质翻阅

图四《嗨!你们好》张倩

的声音也是不同的,例如金属制作的书籍翻阅时声音更清亮,这种不同的声响会造成读者的感官感受不同,感官感受不同,读者产生的情感也就有所不同。此外,设计者还在书中留有大段空白之处,以供读者对其展开创作和想象,并根据读者的这些创作,再去编写、设计新书。这样的方式对于设计者而言,拉近了他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读者对他的好感还可以根据读者的信息反馈再次创作出更贴切读者需求的新书;对于读者而言,他们有了创作的体验,与设计者产生了交流互动,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创作得以发表的乐趣。如此妙趣横生、一举两得并且两全其美的设计方式,设计者何乐而不为呢?

三、书籍趣味性设计中的妙趣设计

书籍的妙趣性设计无论是在其外观、装订、纸质还是内容编排、与新媒体融合过程都能得以呈现。书籍的内容编排设计依照相应的规则和标准,来给予读者感官上的舒适、愉悦感。以图六所展示的《山水》为例,这是祥慧的设计作品。书本内页是镂空的,且形状恰似延绵的山峰,在这些“山峰”四周有许多大小、深浅且不尽相同的文字,这些文字就像跃然于纸上的音符般优雅而富有美感。随着页面的翻动,山峰也随之改变,仿佛是在向读者展示祖国的山水图六《山水》祥慧\

之美。设计师使用硫酸纸作为书本的纸质,硫酸纸具有一定的透明度,给读者一种神秘之感,并且纸张通过篆刻、切割、装帧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新奇感,使得书籍极具阅读的趣味性。这样每一页的设计都不相同且还融入了书法、山水的书籍给人一种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如此与众不同又新颖少见的设计无疑会引起极大的阅读兴趣,并且这种意味深长的设计也会促使读者去进行更多

的思考以及不同的解读。

书本纸质的使用要遵循奇妙而不稀奇的原则。使用很轻很薄的纸张会激发读者“保护欲”,对其小心翼翼,倍加呵护;使用纹理清晰的纸张,能向读者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以及书籍的主题,并以此与读者产生共鸣。不同的纸质可以激发读者的不同的情感,多元化的纸质、创新化的印刷技术以及设计师的创新理念均是与读者产生具有趣味性的互动的基本条件。右图是陈志宏的设计作品《一面墙》。该书使用的纸质是铁板纸,可以给读者传达一种现代感,

非常符合该书的主题。书籍还应用了现代印刷技术,插入了了有创意、有趣味的雕刻图。读者能通过其金属材质的冰冷对其进行“鞭策”,每当其疲劳时可以利用这丝冰冷刺激其清醒,这不失为一种与读者间的妙趣互动。这种有趣的感官互动通常能够让读者产生新奇的感觉,引发读者的无尽想象,并借此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发现书籍之美。

结语

书籍于读者而言,不仅仅是知识获取的来源,它更是能与读者产生舒适愉悦的交流的朋友。读书,有时更像是一种情怀,是能化解人的烦恼,宣泄情感,令人心旷神怡的神奇“药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书籍的人文设计成了现代设计行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又或者说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书籍的设计需要借助现代工艺来实现其情感化、人性化以及趣味性。实体书籍新颖的设计方式可以使书籍与读者的关系更为亲密,创建一个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令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人们在欣赏其独特多样的美感之余,还能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以及工作的压力,静下心来感受有质感、有乐趣的阅读。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从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提升了,而这也就促使书籍的设计需要进一步的改良,由此,如何在书籍的设计中融合一定的趣味性,值得我们进行更多、更深的思索和探索。进行趣味性设计的书籍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亦有更大的收藏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文辉.电子图书装帧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知网,艺术教育,2012.12.

[2]余瑶.多情的纸,温柔的书——电子屏幕时代的纸质情怀.湖南师范大学,2016.

[3]成凌云,汪浩文.浅谈文字图形的趣味性设计[J].魅力中国,2010.

[4]董嫣.当代阅读语境下的纸质书籍之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J],艺术与设计,2016.

[5]梁新春.纸质书籍设计中的趣味性解析[J].中国出版,2012.

作者简历:姓名:刘佳,出生年月:1996.02.29,性别:女,籍贯:江苏泰州,工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工学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简历:姓名:郑娴,出生年月:1995.10.14,性别:女,籍贯:江苏泰州,工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工学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