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隍庙及河南府城隍庙的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2

浅谈城隍庙及河南府城隍庙的保护

范嘉林

(洛阳市文物复制品总公司,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K879.1K87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137-02

我国古代,有城池的地方就有城隍庙,在古人心目中他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的信仰、观念源自于道教,其后与儒教结合并相互影响。城隍神则是那些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那么城隍以及城隍神、城隍庙的起源与发展又是怎样的?下面我将进行浅要的论述。

“城隍”《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城隍”一词连用,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这个名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复於隍,勿用师”;《易经》中又言:“城复於隍,其命乱也”,在这里所说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墙”,“隍”则是“城堑”,指城外护城的壕沟,也就是指“护城河”,“城隍”的意义就是防守城池的护城河。其意是指如果城墙倾覆时,是为乱兆,为政者应应息武止戈,不可穷兵牍武。在《礼记》中则记载:“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句中即说明了古时的天子有八种重大的祭祀活动,此蜡祭包含“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等八类。郑玄注:“水庸,沟也。”,《陔余丛考》卷三十五:“水则隍也,庸则城也。”,所以城隍是由“水庸”神演化而来,由城池的守护神而变成了城市的守护神,人们将城隍视为保护地方的守护神。

约在南北朝《北齐书·慕容俨传》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以荻洪截断水路供应,形势危急“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祐。须臾,冲风歘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这是关于城隍神显灵护城的最早记载。

“城隍庙”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在上古时代,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城隍,当时祭祀的方式只筑土坛,并无塑神像或建庙,且每年有春、秋二祭,清孙承泽撰的《春明梦余录》中说:“芜湖城隍庙,建于吴赤乌二年(西元239年)间……”,是有关城隍庙中最早的记载。由汉代开始,城隍的祭祀活动不断提升。唐代祭祀城隍主要为求晴祈雨、招福避祸、禳灾诸事。同时出现了祭城隍文,撰文的不乏著名人士,唐开元五年(717)张说首撰《祭城隍文》其后张九龄、许远、韩愈、杜牧、李商隐等文人都有撰祭城隍的文章。李阳冰、段全纬、吕述等撰有“城隍庙记”杜甫、羊士谔有“赛城隍诗”等.

五代的唐愍帝清泰年间,城隍被封为王爵,各地尊称为“城隍爷”。

到宋代,由于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故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极为信奉城隍爷,封京师城隍为“帝”,开封、临濠、东河、平涤四地城隍为“王”,各府城隍为“威灵公”,各州城隍为“绥靖侯”,各县城隍为“显佑伯”。洪武三年,朱元璋再度下诏,封京师城隍为“都城隍”、府之城隍称为“府城隍”;县之城隍则称为“县城隍”,此时城隍神谓和朝廷官制相仿。

清代同时也订出祭祀的礼仪,对城隍推祟之至,也让城隍成为协助人间官吏的重要阴间力量。雍正二年春秋二祭时,风雨雷雨之神位置于祭坛之中,当地山川之神居右侧,城隍爷则位左侧,祭祀之礼后,并共同奉祀于城隍庙内。各级地方官吏上任就职之前,则须先至城隍庙上香,在每月的朔、望之日也须至城隍爷前上香,一方面表示对城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希望城隍爷也庇佑众生,也能以其神灵协助其处理地方事务。

由此可见对城隍神祭祀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的广泛性与深入性。

河南府城隍庙及保护状况

河南府城隍庙,位于今洛阳市老城西大街西段北侧。座北朝南,原占地一百二十亩,(约8万平方米)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以此为:正南辕门三间,山门三间,(山门内侧东西两边原塑有马童牵引的泥马两匹。现已无存)南戏楼三间、六角石柱亭一座、北戏楼三间、卷棚三间、威灵殿五间以及殿前两庑配殿各六间、后殿(寝宫)七间上下两层,六角石柱亭两侧有东西厢房十二间。

一座城隍庙里有两座戏楼,在全国现存的城隍庙中是很少见的,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河南府城隍庙的规模之大及规格之高!

该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明武宗正德庚午年(公元1510年)五月所立的河南府重修城隍庙碑文记载:“正德丙寅,章山沈公来守是邦。顾苗貌秃然……,亟力图立,出帑若干,率所部之响义者共其役,再阅寒暑,厥而告成,栋宇壮丽,一日改观,是以妥神之灵而慰吏民之望。”由此推测该庙至迟建于明初。后该庙经过(据现存碑刻记载)明崇祯以及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多次修缮,当时整体布局保存基本完整,但庙内神像被毁。1927年,冯玉祥驻扎洛阳时,将城隍庙像抬至庙北五谷堂,辟该庙址为中山公园城隍庙胡同也因此改为公园巷。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该址为河洛中学所用。新中国建立后,1959年修建中州路时,中州路穿庙而过,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并拆除了城隍庙的北戏楼,以及东西两边的12间配殿。1992年,中州东路进行扩修,威灵殿前三间卷棚亦被拆除。

今南院为洛阳市文物复制品总公司与洛阳市三十中共用。南院自南向北保存原城隍庙建筑为:正南辕门三间、山门三间、南戏楼三间、六角石柱亭一座、以及部分东西厢房。正南辕门是一座牌坊式砖木建筑,硬山式顶,中间位6组6层重叠斗拱,两侧为3组3层重叠斗拱。建筑风格为清代。因年久失修,现大多斗拱出现裂隙和变形。亟待对木质结构进行加固,重修等保护。山门为平顶砖石结构,南戏楼为硬山顶,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共6间。现为洛阳市三十中学校仓库,房顶年久失修,上覆的青瓦已多处脱落,房顶的木质檐椽,部分暴露于外。南戏楼东侧厢房一直以来进行了简单的保护,保存较为完整。

1997年石柱六角亭简单修复、1999年重修西厢房;2002年对石柱六角亭再次进行修复,并于原位置向南迁移30米进行保护。同年六月因洛阳市三十中院内市液化气公司在搬迁过程中不慎将山门门柱部分损坏,由文物复制品公司对损坏部分进行加固修复。2002年9月洛阳市网通公司在进行通讯电缆铺设施工过程中,于中州东路北侧现六中门口位置(原河南府城隍庙旧址内)发现地下所埋石香炉,后经市文物工作队负责发掘以及文物复制品总公司配合,对石香炉进行有效保护,从形制与石质初步判断为明代时期城隍庙所用,现放置于城隍庙石柱六角亭内。2003年1月,在对现老城西大街进行旧城改造过程中,在洛阳市三十中原校门口东50米处(原河南府城隍庙旧址内)发现石鼓一对,青石石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为清代风格。后由社科院洛阳考古站进行发掘保护。现放置于该站大门处保护。2003年7月,洛阳市第三十中学在对其位于中州东路南侧(原河南府城隍庙旧址内)现校门进行改建过程中,发现四方较大石碑,碑形完整,石质为青石。碑文内容分别为对清去乾隆二十六年、清道光八年等河南府城隍庙重修的记。后经洛阳市文物复制品总公司组织进行保护,现存放于洛阳市文物复制品总公司城隍庙南院内。这些石刻碑文对研究河南府城隍庙各时代时期的状况及发展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

河南府城隍庙北院现为洛阳六中与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共用。现保存着城隍庙的主体建筑威灵殿以及后殿(寝宫)七间上下两层。威灵殿,因城隍受封为威灵公而得名。此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庑殿顶,砖木结构建筑,前檐有斗拱12组为重叠斗拱,正中四组斗拱的耍头为兽头形。殿顶部山脊上垒砌浮雕石刻,有鸟、兽、花卉等图案,造型逼真,工艺精美。四角戗脊上塑有韩信、庞涓、周瑜和罗成“走尽人”。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殿门两侧,有抱柱长联,原上联为:职列天曹,庇民护国赫乎其灵,十四属封疆咸藉玄功保障;下联为:权司冥政,福善祸淫昭然不爽,百万家烟火尽凭神力生成。该匾现已不在。后殿(寝宫)七间上下两层为硬山式顶、砖木结构。现保存较为完整,整体建筑风格为清代。据民间记述,殿内原供奉威灵公木雕像一尊,两侧塑判官、速报二神。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八月十五、十月初一城隍出巡,即将此像抬出。该庙所有神像现早已不复存在。

威灵殿于1992年进行了全面修复,并辟为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门市部,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符号,有着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其地下文物的保有量居全国首位。而地上文物,尤其是古建筑的存世,因为历史的客观原因是相对较少的。这就凸显出对河南府城隍庙这些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有效合理的保护城隍庙的古建筑,让其承载更多的历史,人文以及洛阳这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信息,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自90年代初开始,通过多次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原河南府城隍庙其他器物的不断出土发现,让我们对城隍庙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积累了许多有效地经验。但是在保护为主的基础和前提下,如何让城隍庙发挥其独特的城市符号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洛阳的历史,以及这个城市。这将是我们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应积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