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疼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吴耘

吴耘(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218-02

【摘要】疼痛科是近十余年来新兴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科室,其病人病种包括有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风湿免疫科等,因而其护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的病情只凭医师的学识或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护士对病人处于更接近的位置,可以更细致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另外,从治疗角度看,护士能提醒、补充医师的医疗措施上的遗漏或不足,尤在进行神经阻滞、针刀、PLDD、神经毁损术等有创操作时,护士的配合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以下就疼痛科患者治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疼痛患者治疗护理配合

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的病情只凭医师的学识或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疼痛治疗的含义是对临床各种原因所致的疼痛以及某些神经血管功能性障碍疾病或体征,采用药物、神经组织、微创、介入等各种综合治疗方法,已达到治愈的目的。在疼痛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疼痛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护理工作具有一般护理工作的性质,又具有疼痛临床的工作的特点。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1治疗前的准备

1.1治疗室的准备:治疗室必须保持干净、整齐,每日定时定量进行空气消毒,已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

1.2物品和药品的准备:按需备好阻滞包、针刀包、一次性物品、治疗盘、无菌用品等,同时准备好各类注射用药及常用的抢救物品。

1.3患者的准备:a长期疼痛的折磨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甚至轻生的念头[1]。护士应访谈和倾听[2],即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对治疗的恐惧感,使患者能在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b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溶盘治疗的患者,手术前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c三叉神经疼神经毁损治疗需全麻的患者,告知患者术前6h禁食;d通知患者整理好个人卫生,方便治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2治疗中的护理

2.1根据治疗部位、治疗方法,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2.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监测指标并记录。

2.3消毒:用吉尔碘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消毒范围视治疗部位、治疗深浅度而定,一般直径在10~30cm,消毒3遍即可。

2.4治疗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观察病员的神态、面色、呼吸、心电、血压监测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做阻滞治疗时,协助医生观察麻醉药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治疗结束后,治疗部位盖好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并嘱患者保持治疗处干燥、清洁,以防感染,观察患者有否不良反应等。

3治疗后的护理

3.1治疗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后的反应、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应严密观察,以免发生意外。

3.2溶盘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24h,协助患者翻身,预防褥疮,对大小便困难者,协助排便,必要时给予导尿。腰椎溶盘患者下床后戴护腰,颈椎患者戴颈托。

3.3动态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确定疼痛的程度[3],以确定治疗效果。

4结论

疼痛科护士全方位、规范化护理配合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治疗效果,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龙华.癌性疼痛管理的护理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07,35(1):93-94.

[2]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春华,徐丽华.疼痛评估与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