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 2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邹颖飞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0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8眼分为两组治疗,每组各34例。一组为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另一组为观察组实施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白内障术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0级患者恢复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后囊破裂及前方出血、虹膜损伤等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1d、7d、3个月的恢复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除第1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以后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和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超声乳化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

白内障不仅使人视力受损,严重时还会致盲。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患者逐年增加。现阶段,白内障最佳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包括超声乳化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法,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切口小和恢复快的优点,不过由于仪器昂贵,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水平[1]。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不需要精密的仪器,而且操作十分简单[2]。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0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进行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0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6.2±11.2)岁;经诊断50例白内障患者核硬度均在Ⅰ~Ⅴ级。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核硬度等情况对比,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散瞳和行表麻、球周麻醉,以开睑器进行开睑。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由10:30方向的透明角膜行3mm宽、0.3mm深切口,分离至角膜1.5mm向前房刺入,在前房注入黏弹剂后,以撕囊镊完成撕囊,于囊袋里行原位超声乳化,将切口扩到5.5mm,把人工晶状体植到囊袋里,把黏弹剂和残余的皮质冲洗干净,再检测患者巩膜切口的密闭程度[3]。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以12点作为中心,在角膜缘后方2mm行水平切口,选择1/2巩膜的厚度,分离至角膜缘2mm,将黏弹剂对前房注入,切7Mm环形的撕囊,把隧道内口进一步扩大,把晶体核分离出来,植入人工晶体[4]。

两组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医生执行,提高两组对比研究的准确性。

1.3评价标准

对患者角膜的水肿程度进行分级,包括0级:患者角膜透明未有水肿出现;1级:患者角膜出现局限性的薄雾状水肿;2级:患者角膜出现浅灰色的水肿,而且内皮粗糙,且虹膜的纹理不清;3级:患者角膜有弥漫性的灰白色水肿出现,而且内皮有龟裂状,虹膜的纹理不清;4级:患者角膜有乳白色的水肿,且眼内的结构表现窥视不清[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0级患者恢复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对比(n/%)

2.3经术后1d、7d、3个月的恢复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除第1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以后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不受到晶状体硬度限制,术后治疗效果和超声乳化吸除术疗效极为相近,而且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术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时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轻,能够快速恢复视力和控制眼压,术后并发症不高,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0级患者恢复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术后1d、7d、3个月的恢复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除第1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以后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无明显差异。可见,应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无明显差异,其中,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对患者组织损伤小,而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优势,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尹宝存.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5):84-85.

[2]黄蔚茹.超声乳化与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比较及对眼表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2,32(8):772-774.

[3]杨长建,曾伦桃,蒋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疗效的Meta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550-1554.

[4]林映兹,庄鹏,韩雅玲,等.白内障小切口手法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临床疗效比较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3):225-226.

[5]罗光辉.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