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的策略分析

陈潇瑞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供电局贵州铜仁564300)

摘要: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及人们对电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电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庞大的电力设备容量以及电压等级必须要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而变电设备作为传输电能的基础设备,提高其检修效率是避免因故障而影响电能传输的重要举措。本文就主要展开对变电设备检修问题的探讨,期望能够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变电设备;检修问题;策略探讨

一、变电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变电设备是电能传输的重要设备,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检修效率是降低变电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其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变电设备检修采取的是定期维修模式,也就是将检修时间确定化,可以说定期维修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是变电设备检修需要在停电状态下进行,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售电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二是定期变电设备检修模式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导致故障发生率比较高。定期检修就是在检修的时候对计划检修的项目进行检查,这样一来一些没有在检修计划的元件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存在潜在故障,可能因为没有在检修计划而导致不能及时消除,进而造成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二、变电设备检修的几种模式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对电力运行工作质量的日益提高,改变传统落后的定期检修模式是“互联网+行动实施”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智能检修的必然选择。具体状态检修分为例行性集中检修、间隔性集中检修、日常维修以及突发故障或事故的检修。一般状态检修的过程分为:

1、预防性试验。其主要是对输变电设备进行试验,通过实验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此防止出现设备损坏及故障扩大现象。

2、在线监测。在线监测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机设备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设备存在的故障。

3、带电测试。带电测试是判断输变电设备故障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实际中对电气设备进行测试的设备比较多,比如SF6气体泄漏带电测试。

4、红外测温。当遇到难以检测的故障时,可以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其主要是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对电气设备中的稳定变化进行测试,我们知道当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该部位的温度就上升,进而可以利用红外技术对其进行测量,如果某部位温度过高,就表明其存在故障。

三、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的策略探究

1、制定完善的状态检修保证体系。电力设备的检修是降低故障发生率的有效保障,很多故障是由于不合理的检修过程造成的,因此发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制度,规范设备检修步骤,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制度。同时也要规范作业流程,建立以人为本的检修模式,强化安全管理;其次制定变电设备检修验收制度。为提高检修质量发电企业要制定验收制度,形成完善的验收管理机构,形成自检、初检、预验收的机制,提高检修质量;最后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如果变电设备存在的故障不能及时排查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发电企业要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避免发生更大的故障,造成经济损失。

2、继电器的故障分析及检修。继电器是现代电力输送中不可缺少的自动化组件,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产品质量不高、使用不当、维修不好等,常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其故障主要有触头故障及线圈故障等。如由于负载过大,或触头容量过小,或负载性质变化等或由于电压过高,或触头开距变小及由于电源频率过高,或触头间隙电容过大而产生无法准确开断电路的故障等均属于触头故障,在实际维护中应保证其绝缘状态良好,磨耗件及易损件有缺损时应更新,各连接部分的紧固状态应良好。测量继电器触头厚度、开距、超程及终压力等技术参数,必须符合有关规程和工作文件的要求。

3、隔离开关的故障分析及检修。隔离开关一般用于隔离作用,由于其构造简单,可靠性强,从而具有很广的使用。隔离开关在运行中,由于触头拧紧部件松动,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刀片或刀嘴的弹簧片锈蚀或过热,会使弹簧压力减低,刀闸在断开后触头是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和脏污,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做好保养。当隔离开关刀闸触头过热时应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触头实际温度若超过规定值(70℃)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或外表检查导电部分若接触不良,刀口和触头变色,则可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棒进行推足,改善接触情况。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滑脱反而使事故扩大。当隔离开关刀闸瓷件外损时应立即报告调度员,尽快处理,在停电处理前应加强监视;若瓷件有更大的破损或放电,应采用上一级开关断开电源;禁止用本身刀闸断开负荷和接地点。

4、变压器常见故障及维护

4.1设备超荷运作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由于变压器选型不规范或存在在使用中由于负荷的增大造成变压器超负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高压线路温度过热,易造成跳闸、短路等故障,同时会使绝缘体过早老化。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设备超负荷运作的情况发生,同时应在变压器选型中严格按照实际负荷的大小确定变压器,避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4.2变压器内部受到异物的影响。由于电力变压器载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受潮的情况,即由于外界管道渗漏、顶盖渗漏等影响,水分沿着套管及其他配件侵入油箱等造成绝缘油中绝缘性能降低的情况。或者当变压器内掉入金属物件等情况时,其电压、电流和温度虽然可能会保持正常状态,但变压器会发出异常情况,影响电网运行。当出现有异物调入或受潮等情况发生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扩大。

4.3由于缺相或负载不平衡导致的变压器故障。电力变压器在正常运行中若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会造成某一项线路长期过载,导致温度偏高,极易引起匝间短路故障。同时当变压器的调压分接开关不到位时也会造成调压分接开关接触电阻不一致,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变压器由于过热而短路的主要原因,同时若线路选择不合适,造成引线载荷较小会造成振动断线引发缺相故障。针对上述情况,维修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线,适当分配负荷及增加电源的方式进行处理。

4.4变压器由于漏油造成故障。漏油是变压器常见的一种故障,其主要引起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变压器焊缝开裂或密封件失效;运行过程受到剧烈震动;油箱严重锈蚀或破损。同时当变压器油位计偏低会导致套管引线和分接开关暴露空气而使得绝缘水平降低,容易击穿放电现象。出现漏油事故时,维修人员应及时消除隐患,更换损害的设备及进行维修,避免事故扩大。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检修作业中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若想切实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仅需要先进的检修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需要技术硬、技术高、素质好的综合型检修人才,这是变电检修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检修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旨在解决变电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运行人员技术素质相对滞后的矛盾。培训应重点提高检修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基础理论能力,重点学习线路保护、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工作票等内容,使其熟悉掌握设备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增强变电检修和运行人员正确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涉及内容多、范围广、难度系数高,涉及的学科知识也较广,除变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包含管理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在变电设备检修中一定要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度,应明确状态检修在变电运行中的重要位置,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改进方法,从而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赵华宇.变电站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J].湖北电力,2014(21):147-151.

[2]孙文昊.浅谈分析变电检修中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226-228.

[3]王利琪.变电方向: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分析与实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2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