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沌学看中国古典园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从混沌学看中国古典园林

袁媛(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佛山528000)

【关键词】混沌学;自动催化组;景分子;非线性;变量

ResearchChineseClassicGardenFromChaology

YuanYuan

(FoshanCityUrbenPlanningSurveyandDesignInstituteFoshanGuangdong528000)【Abstract】ThisarticletriestoseetheClassicalGardensofChinawithanewviewpoint.IttakesChaosintotheresearchandbringsoutsomenewpoints.ItshouldbeaexplorationintheCrossdiscipline.【Keywords】Chaology;Automaticcatalysisgroup;SceneryMolecule;Nonlinear;Variable

1.中国古典园林属于什么样的科学体系现代建筑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非常多的设计方法、设计手法,诸如轴线法,相关线法,旋转法,网格法等。如果说,现代建筑可以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通过若干方法能够实现其可重复性,可读性等,那么是否存在一些不在这个体系之内的领域呢?这首先令人想到了中国古典园林这一范畴。所谓“文无定法,园无定式”,中国古典园林本身是一个有机复杂矛盾体,它并非依照某个轴线或者某个网格形成,其中元素繁多,配置多样化,如果用上述所说的方法体系去研究,恐怕不得其法。现阶段,我国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书籍有不少,但是多数的书籍都没有用一种科学的体系去研究它。大多都是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以对园林各个要素,各个小景分开认识为主。令人产生“中国古典园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那么我们又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能将之纳入科学研究的体系中来呢?既然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难以用还原法研究的领域,也就是说拆卸研究不行,那改换用装配研究呢?因此,本文意图引入混沌学来研究,使得中国古典园林也能纳入科学体系。

2.引入混沌学混沌学(Chaos)研究的是无序中的有序,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非线性过程的内在随机性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它打破了确定性与随机性之间不可逾越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在15~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的是拆卸法,他们把生命拆成组织、细胞,一直拆到了基因;把物体拆分为分子、原子到各种粒子,再把它拆成夸克。当然,如果要继续拆下去,理论上来讲,应该是永远都拆不完的,也没有太多的意义。于是,今天的科学家运用逆反方法,这就是装配法了。因为,要把一个生命分解成各个组织是相当容易的,那种做法不必回答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如果要使用装配法,就必须回答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为什么无机的原子、分子“装配”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有机物,为什么有机物“装配”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生物,最终突然跃现出活泼泼的“生命”?由“死”到“活”莫非只因装配得法?还是有什么奥秘?一旦把局部装配成整体,单个组合成系统,把原子装配成生命,就必然要出现混沌、出现模糊。故而,今天的混沌学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观中国古之园林,与西方园林不同,西方把园林当作建筑的背景陪衬,而中国则将之做为园主人消遣、娱乐、把玩之物;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蕴涵了复杂性。它内里的元素浩繁,组合各个不同,连游览路线都很模糊,纵横观之,其并非能用单纯的拆卸法研究各个局部,却与混沌学有相似的原理,应该可以引入混沌学作为探索研究。

3.提取相似点分析3.1自动催化组。在混沌学中是这样描述生命的起源的:在一锅原始汤中,存在一些氨基酸、糖类物质,它们不会自动形成一个细胞。假设有一些具有微弱催化作用的分子A,身上粘上了另外两个分子,形成分子B,假若分子B也具有微弱的催化功能,则它也能催化一些分子C的形成。假设分子C也有催化作用,就会以此类推下去,完成整个圆圈,这样各种催化剂就会逐级加强,反应就会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原始汤中的混合物会形成一个连贯的、自我强化的相互作用网。更进一步的是,这个网内的每一个分子能够接触和催化这个网中的其他分子的形成,这样,较之网外的分子,网内的分子会稳定地得到更大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这个网能够催化自我的形成。它会形成一个自动催化组。“自动催化组”的概念十分重要,它使秩序再一次出现,这是自由自在的秩序。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更多的自动催化组,它们之间就会存在竞争,优胜劣汰,所以,自动催化组能够自动进化,自动竞争,生命便从中产生。相对于我们的中国古典园林,如果把它当成一个自动催化组,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各种元素将会如何形成一个复杂有机体呢?明代造园名家计成在《园冶》中说:“三分匠,七分主人”,这其中的主人指的还不止是拥有这座园林的主人,还是指“能主之人”。既然如此,那园林这个自动催化组的首要作用分子就是这个“主人”了,也就是设计者。每个设计者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个人喜好,或偏好诗词,或偏好画画,又或琴乐等等,这就相当于一种催化作用。他把某两种或者几种“分子”先结合——也许他是先造一个小景,这个小景源于“小山则从桂留人”,建筑主体是轩,用于款待宾客,轩侧桂树簇拥,佳石耸立,欲营造清幽之感。由此,轩、桂、山这三个“分子”便在“主人”这个催化媒下形成一个“景分子”,而这个分子将会影响到下一个分子的产生。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的出现有可能引出水,于是这山水造景被催化成第二个“景分子”。“水”这个元素的出现会引来小桥、沿水花树、水生观赏植物、汀步、亭、台、楼阁的出现,这第二个“分子”便同时催化出好几个景来。这几个“景分子”自然就会催化出各自的新“景分子”。于是,这个系统开始呈现非线性发展了。催化组并没有按照一个分子催一个分子的规律来进行进化,而是以一种效应放大变异的方式进行着。各个景既相关联,又相加强,环环相扣。整个过程中,“主人”这个分子在每个“景分子”的形成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他就是园形成的主线。整个系统是一个“自动催化组”也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3.2分散的控制力。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的控制力是相当分散的。比如说,人脑中并没有一个主要的神经元,一个发展的胚胎中也没有一个主要的细胞。这个系统所产生的连续一致的行为结果,是产生于作用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在一个中国古典园林里面,似乎也没有一个特别主要的景,即使有也是以好几个景为代表,比如说“某园几景”这样。这些景各俱特色,没有共性,呈现力的作用分散。这应该与它自身的形成过程和复杂程度有关。在园的各处感受到的气氛不一样,就像一群分子在作“布朗运动”一样,并没有各向同性,但事实上它们又相互联系。3.3具有多个层次。每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都具有多层次组织,每一层次的作用者都对更高层次的作用者来说都起着建设砖块的作用。如,蛋白、氨基酸等会组成细胞,细胞组成组织,组织组成器官,器官组成完整生物体,一群不同的生物会形成一个生物环境。在古园林中,一丛小草、一块石头就可以形成一个小景,一座小桥一潭清水也形成一个景,这两个景可以是线性相连,也可以重叠在一起,前者可以作为后者的下一等级,后者可以是前者的更高一层次。诸如此类的景放在一起,只要以观察者为中心,就可以找出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可以变得非常丰富,引人入胜。3.4变量越多,混沌越大。三个粒子相遇就会发生混沌,数量少的集合混沌性较少,数量多的集合混沌性就更大些。从另一个角度说,变量愈少的系统混沌性愈少,变量愈多的系统混沌性愈大。虽然说,我们可以认为古园林象上述所说那样形成,但这还远远不是真相。可能主人也考虑了游览路线,那么他也可能从游览路线出发开始滚动设计。同时也受自动催化作用的影响,一个是宏观的处理,一个是由微观进发,两种作用是矛盾的,当然,也许还有第三、第四种作用,由此,就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混沌。况且,园林里面的要素如此之多,从类型来分就有四大要素:山、水、建筑、植物;还有“虚”的要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随着要素本身、其形态、大小、颜色、气味、放置位置等发生变化可以随意将之排列组合,各种要素的排列组合就可以产生非常多的变数,元素各自组合形成变量,变量又混合成系统,所以系统的混沌性不断增大。

4.结语对于混沌学与中国古典园林关系的探索,我国的研究也不多。本文只是作了一个小尝试,其中的观点也许瑕疵甚多、显得粗糙,更没有形成体系,虽然如此仍然愿意为中国能形成自己的建筑科学理论体系而努力,日后更需要每个人不断地尝试与试验,才能发展。本文重在提出问题,至于更多的内涵得用更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发掘。世界无穷无尽,科学永无止境,不急于作结论,才是追求真、善、美。

参考文献

[1]王颖,《混沌状态的清晰思考》;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2]刘天华,《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7-09-548

[作者简介]袁媛(1980.4-),女,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