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控系统建设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控系统建设方案研究

方天

(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建设大力推进。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由电缆连接变成了光纤的连接,二次电缆回路变成“虚回路”,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及运维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智能变电站核心配置文件,SCD文件中的虚回路包括采样回路和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SCD文件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功能是否能正确实现,所以SCD文件配置的正确性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控系统

智能变电站以全站配置文件(SubstationConfigurationDescription,SCD)为核心,在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环节、调试环节、配置文件移交环节以及检修时的配置文件变更环节,其工作开展都离不开配置文件。这种变化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建设、调试、扩建、运行、维护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SCD文件配置涉及环节多、技术门槛高,因此基于传统变电站的管理方式及技术手段已无法有效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在日常管理中逐渐暴露出以下的弊端:技术上如何保证SCD版本的一致性,如何实现SCD的可读性;管理上如何保证SCD版本的一致性、唯一性,如何保证获取的配置文件及资料性文件是最新版本。为此,本文研究了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的管控方法,即集中管理区域内的SCD文件,严格从流程上控制SCD文件的入库和出库管理,自动对SCD文件进行图形化展示和差异比较,自动对SCD文件进行文件校核,以最大程度保障SCD的正确性,从而保障和提升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和管理水平。

1SCD文件管控现状

1)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普遍使用IEC61850标准,国内各厂家水平参差不齐,在消化、理解IEC61850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规范要求时存在差异,造成配置文件不能够完全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具备一定的“隐蔽性”,难以通过现场调试发现,给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带来隐患。

2)虚端子之间的连接取代了传统的二次回路,二次回路不如常规变电站那样直观可见,运维检修人员需根据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进行调试和检修,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可读性差,调控及运维部门未具备和掌握查阅、修改SCD文件的技术手段,造成现场人员作业困难,运维工作(例如,更换个别保护装置、插件或变更虚回路等)过分依赖厂家实施。

3)智能变电站投运后,随着电网建设的推进,出现的大修、技改、检修等工程涉及图纸及配置文件的修改,造成图档版本过多、现场修改混乱、与设计不一致等问题,给现场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和困扰。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在运维阶段可能发生多次改动,无法确保现场装置实际运行的模型文件来源于最终版本SCD文件,从而无法确保新建及改扩建工程验收后移交的系统配置文件及图纸资料可以真实反映现场,各类资料相互之间能够准印证。

4)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大量投入运行,无论调控部门还是运检部门均缺乏对配置文件有效管控的技术手段,缺乏合理的职责分工和体系化管理,造成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理措施不畅,信息不通,工作协同困难等诸多管理困难。

2SCD文件管控体系构建

2.1管控体系的组成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控的现状,需要统筹考虑建立完整的管控体系,覆盖设备入网、调试、工程验收和后期的运维及改扩建的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

2.1.1入网管理

对设备供应商提供的ICD模型文件检测入库,从中国电科院的入网合格信息库中直接导入,作为工程现场集成SCD文件用的ICD文件的唯一源头。

2.1.2设计管理

负责智能变电站SV及GOOSE虚回路表的设计工作;参与联调、现场安装调试,确认虚回路表变更和设计变更,提交工程配置SCD文件。设计管理的关键点是设计应用的ICD应该是入网统一发布的版本,设计图纸(表)要与SCD集成一致。

2.1.3调试管理

在调试过程中,对SCD修改是难免的,调试管理的关键是做好SCD的变更管理。各设备供应商基于SCD文件生成自己装置的CID和IED回路实例配置文件(ConfiguredIEDCircuitDescription,CCD)并完成下装。

2.1.4竣工验收管理

工程验收过程中的资料移交是配置文件管控的重要节点,在验收阶段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管理手段保证移交的资料与现场装置的一致性。

2.1.5运维及改扩建管理

投入运行的变电站日常运维过程中消缺、扩建时会对SCD文件进行修改,所以运维过程中严格保证SCD文件版本在控,通过相关的签入签出流程保证SCD文件的唯一性和一致性。

2.1.6技术监督管理

技术监督是配置文件管控体系的技术保障,组织对各类配置文件的检测及其他技术规范标准的管理,并作为整个管控体系实施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