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兵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8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9人,实验组39人,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显微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显微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93-0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受到交通伤害以及利器伤害的几率也在逐渐加大,这就导致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由于上肢周围神经在整个外周神经的复杂走行,再加上损伤后不容易被发现,导致许多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被错过,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因此,就需要医学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性的研究,有效避免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漏诊。此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显微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8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9人,实验组39人,其中对照组的男患者为19人,女患者人数为20人,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8~52岁,平均年龄(31.2±4.3)岁;实验组的男患者23人,女患者16人,年龄区间为20~55岁,平均年龄(35.3±6.3)岁。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在患者确诊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入院治疗后,检查患者身体各项身体指标,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清创、止血,针对骨折处采用夹板进行临时性的体外固定,接下来进行抗感染等其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显微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清创、止血、抗感染;麻醉患者的臂丛神经组织,进行手术,清除患者肢体的失活组织,伴有骨折的患者对其进行钢板内固定处理;在显微手术下,对患者上肢周围受损神经进行修复,修整患者不整齐的神经断端,确保患者上肢受损神经的远端、近端的神经束位,恢复正常;若患者的神经损伤严重,要在显微手术下对其神经进行移植并缝接,术后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康复训练内容[2]。

1.3观察指标与判定疗效

观察比较两组上肢周围神经受损患者治疗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并以此判定治疗效果。显效:显微手术治疗后,上肢周围神经受损患者的肢体功能与外形完全恢复,无后遗症情况的发生;有效;显微手术后,上肢周围神经受损患者的肢体功能、肢体外形有明显的改善,无后遗症情况的发生;无效,显微手术后,上肢周围神经受损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缓慢,外形较患病前有明显差距,甚至存在后遗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效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详见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3.讨论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多发于外伤之后,若不及时发现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所以,通过科学有效的医学手段对患者上肢周围神经受损的初期进行有效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应用显微手术进行上肢周围神经受损的治疗,可以在显微镜下清楚的看清上肢神经受损的部位,从而避免手术过程中对正常神经的破坏。另外,通过显微手术对上肢周围神经受损进行治疗,还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对周围神经的损伤程度、神经束解剖的形态与位置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定位。

例如,在显微镜手术中,如果发现患者上肢周围神经缺损超过2厘米时,就要对神经进行移植,为保证神经能够良好的再生,就要在神经移植后保证其能够在一个血运丰富的组织床中,以避免移植的神经因缺血、瘢痕组织的粘连而造成损伤神经未能良好修复的结果[4]。常规的治疗方式无法完成受损神经的移植与受损神经的良好修复,只有在显微手术下才能顺利完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上肢周围神经受损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

综上所述,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采用显微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受损的患者,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马立峰,刘良燚,李木卫,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N].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2):979-981.

[2]钱珊,姜楠,付新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6):2141-2142.

[3]李岚.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23(3):167-170.

[4]古旸,何芳,梁嘉樑,等.高频超声对上肢骨折后出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2):855-856.

[5]黄若强,张兆毅,邱忠朋.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