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对大准线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气候对大准线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影响分析

高建瓴

(神华准能大准铁路公司供电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0300)

摘要:接触网故障是电气化铁路系统中发生故障最频繁的部分之一,严重影响了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在对接触网的抢修过程中,由于其故障的原因多样化,非常的复杂,使接触网抢修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不了解故障原因,没有针对性的抢修,不但无法快速修复接触网,还会延长抢修时间,严重影响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气候对大准线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气候;大准线;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影响分析

前言

当今社会电气化铁路已经普及到各个角落,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各大运输路线每天都要运送数以万计的货物和旅客,非常的繁忙,这就导致了接触网故障发生的频率也会随之增多,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影响人们正常出行,所以对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必须重点关注,以保证交通运输网络的正常运行。

1、风对接触网的影响

风对接触网的影响不仅增加线索和支柱机械负荷,而且在各种风速和不同风向的作用下,接触网会产生摆动、振动或舞动。当接触线受到稳定的横向风作用时,电线将受到同一频率的上下交变的冲击力作用,冲击力的频率为

fF=kv/d

式中,fF为风的冲击频率,Hz;v为垂直于电线的风速,m/s;d为电线直径,mm;k为系数,一般取200。

一般来讲,如果一年中微风振动的时间长达30%~50%,那么悬挂点处由于反复拗折,将会引起材料疲劳,最后能导致断线事故。而电线舞动情况大多出现在气候较冷、冬季雨雪容易成冰的地区,其发生几率与沿线地理环境有关,在空阔的平原容易出现舞动现象。其中70%导线舞动发生在周围环境温度为0~5℃,25%发生在-6~-15℃,

其最大特点是导线覆冰厚度为3~20mm。胶东半岛的气候与此情况基本相符:地区的大风主要与强冷空气相联系,冬季每次强冷空气入侵时,在冷空气过境之处,都有大风出现;夏季大风多伴雷雨,一般为时短暂,但个别情况下能出现历年极端最大风速。最大风速达30m/s,最大风速时气温仅为-5℃。因此,一定要对接触网的舞动情况引起足够重视。一般来讲,接触网悬挂线索(一个跨距内)的风载可由下面公式计算:

P=0.615aKdlv2sinq´10-6

式中,P为线索所受的实际风负载,kN;a为风速不均匀系数;K为风负载体型系数;d为线索的直径,mm;l为接触悬挂跨距,m;v为设计计算风速,m/s;q为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

2、覆冰对接触网的影响

线路覆冰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威胁很大,如果对电线覆冰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设计条件选择不当以及缺乏抗冰经验等原因,运行线路遇到重冰时,会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来讲,覆冰对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危害是增强了其机械负荷,进而影响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由于气候恶化,内蒙古山西地区的电力系统发生了严重冰害事故,原因主要是覆冰过载及不均匀脱冰而引起。大部分线路在设计上没有考虑重冰这个特点,而且在山东地域冰害事故多发生在秋末冬初(11月)及春季(3、4月)。虽然发生冰害的几率较小,但往往成片分布。因此,对山西地区的接触网冰害应尤为注意。

在常见的风速(v<8m/s)下,对直径不太粗(d<40mm)的电线,粗电线的冰重比细电线的重,过粗的电线(d>40mm)冰重反较细的电线为轻。风速越大时(v>8m/s),电线越粗积冰越重。根据大准线周边地区的覆冰特点(见表1),大准线电气化铁道按覆冰厚度15mm,覆冰厚度时气温-5℃,覆冰时最大风速15m/s,水平偏角不大于15°进行设计。

3、雷击对接触网的影响

由于接触网的绝缘水平不高,沿铁道线路的雷云放电,大多数情况都可能引起接触网闪络。据文献分析,我国牵引供电系统中高压闪络年事故率高达7000余次,雷害引起的闪络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3.1山西省的雷电密度分析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山西省雷电活动一般规律为海湾最高,山区(次之,平原较低;平原地区正闪较高,而山区负闪较高。山西省实测统计数据与部颁标准的规定差异较大。

根据山西省电力部门的研究统计,从多年运行情况看,山区线路雷击跳闸与地形、杆型及保护角密切相关。山区线路一般都存在易击区段或某些频发性雷击杆塔。传统的防雷措施主要是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和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大准线电气化铁道为防止直雷击,在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内均设置了独立避雷针。在牵引变压器高、低压侧,27.5kV母线、馈出线上均设置相应电压等级的氧化锌避雷器,以限制雷电波的幅值。

3.2接触网遭受的雷击频度计算

接触网遭受雷击的频度与年平均雷暴日数Td有关,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33委员会推荐计算:当接触网侧面限界取3m,承力索距轨面平均高度取7m时,一年内,1km长的接触网所发生的雷击次数为:单线N=0.122Td1.3;复线N=0.244Td1.3。

根据电力部门的统计,山东的雷暴日数为20~30天/年,属于轻雷区,仅仅以雷击来讲,在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后,造成的危险还不是很大。但由于尘埃、工业煤烟或由台风、季风带来的含盐海风的影响,表面污秽绝缘子的绝缘强度在雾或者小雨状态下显著降低。特别由于海盐污秽,使交流闪络电压极低(常称之为盐害)。大准线铁路要经过山西等工业重污染区,其空气尘土中含有大量的硅酸、钙铝酸和铝铁酸钙等杂质,它们易于吸潮并结壳,雨洗效果差且清扫十分困难,附着在绝缘子表面的沉积量将与日俱增,导致绝缘子表面污层电导率增大。山西市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铝钒土、二氧化硅、氟化物等强电解质,对其周围的接触网也有很大的影响。还有胜利油田及青岛沿线的高盐害区,因此在绝缘子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可以采用复合绝缘子或在常规瓷绝缘子上涂一层复合材料,以达到降低闪络的效果。总之,在大准线应注意绝缘子的污秽闪络。

4、气温对接触网的影响

电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一般而言,1000m的电线,当温度由38℃降低至-18℃时,铜线缩短0.95m,铝线缩短1.29m,钢线缩短0.67m。由于接触网(或承力索)的最大拉力出现在最大负荷或最低气温时,为了保证电线在任何气象条件下的拉力不超过许可拉力,因此需要找出发生最大拉力的气象条件。山西省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为-4.4~-0.6℃。最热月一般在7月份,但半岛东部、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平均气温比7月份高0.4~3.7℃。7月份平均温度,由东向西递增(23.6~27.4℃)。极端最低气温在-14.2~-26.8℃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4.0~43.0℃。因此,根据山西省气候和高速铁路的特点,大准线接触网补偿装置易采用弹性补偿方式。

5、结论

根据胶东半岛的气候来看,风载、覆冰、气温都能对接触网造成较大的影响,要根据当地的季节气候特点,注意防护。尤其在秋末冬初(11月)及春季(3、4月份),要注意覆冰的影响。虽然山东在全国属于少雷区,雷击的直接破坏影响还不是很大,但由于尘埃、工业煤烟或由台风、季风带来的含盐海风的影响,表面污秽绝缘子的绝缘强度在雾或者小雨状态下显著降低。因此可以采用以下防污措施:(1)使用泄漏距离长的绝缘子,泄漏距离不小于1200mm,对青岛地区(青岛~青岛西)以及胶黄线按特别污秽地区进行加强,绝缘子泄漏距离不小于1450mm;(2)在变电所的瓷绝缘子表面涂硅复合物,增加表面憎水性;或是直接采用复合绝缘子。(3)在铁路运行中,要监视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程度,充分利用“天窗”时间,增加绝缘子的清洗和擦拭频率。

参考文献

[1]白勇.浅谈产生接触网弓网故障的原因和防范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2014,29(2):50-52.

[2]李昱德.电气化铁路弓网故障浅谈[J].中国科技纵横,2012,(2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