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砌体墙面开裂防治的质量措施梁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建筑砌体墙面开裂防治的质量措施梁云

梁云

广西中鼎世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当前很多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饰面的外墙面存在着开裂、空鼓等问题,这种缺陷不仅会影响建筑物外墙面装饰效果又容易造成因墙面开裂而渗水影响使用。建筑外墙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种是因抹灰层自身原因开裂;另一种则是因墙体开裂而产生的裂缝。

关键词:砌体结构;墙面裂缝;成因分析

引言:

砌体墙面出现了裂缝,这对建筑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裂缝是细小的,建筑外观的可观赏性会降低,建筑的实用性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裂缝较大,则会使得砌体承载力降低很多,倒塌的概率会显著增加。因此说,一定要对裂缝产生的原因予以深入探析,并采用有效方法来予以解决。

1、裂缝成因分析

1.1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

当地基土的上层温度下降至0℃后,就会出现冻结的情况,此时位于下部的水则会持续上升,这样一来,冻结层中就会出现冰晶,进而导致土体隆起,而且这种隆起并不是十分均匀的。当建筑物自身的重力无法抵御冻胀隆起产生的应力,那么建筑的局部就会被顶起,此时建筑物就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一般来说,寒冻地区出现冻胀裂缝的概率是较高的,尤其是小型的建筑物的发生几率是非常高的。导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人员并未认识到冻胀能够产生的危害,因而建筑基础的埋深明显不足。另外就是施工人员因为觉得冻土开挖非常困难,就会对基础埋深擅自更改,这样就使得冻胀裂缝的出现难以避免。还有就是门斗、台阶以及花坛等附属结构的施工不够到位,埋深没有达到标准要求,进而引起冻胀裂缝。

1.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砌体是具有热胀冷缩性能的。当温度出现变化之时,会导致砌体出现不均匀收缩的情况,或是砌体伸缩之时,受到的约束是不太均匀的,此时温度应力就会明显大于砌体强度,这样就会导致砌体出现开裂的情况。一般来说,砌体是相对较长的,当其上层的伸缩明显大于基础之时,开裂就在所难免。而要消除此种问题,则要依照设计要求来设置好伸缩缝。

1.3承载力不足产生的裂缝

砌体的承载力较为低下,裂缝也就难以得到消除。而导致砌体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是较多的,比方说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砌体强度也就难以达到要求;拆墙凿洞显得过于随意,这样会导致砌体截面的面积被削弱;构件自身就存在缺陷,裂缝当然也就会产生。如果出现了这样的裂缝,则会使得砌体结构不够安全,尤其是当裂缝越发严重之时,砌体的承载力就会下降很多,最终的结果就是砌体被完全破坏。

1.4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基沉降差异大;地基局部坍塌;地基冻胀;地基浸水;地下水位降低;相邻建筑物影响等。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之时,砌体就会出现相对位移的情况,这样一来,砌体之中就会出现附加拉力,或是附加剪力,一旦其大于砌体强度之时,必然会引起相对裂缝。通常来说,此种裂缝开始是出现在建筑下部,接着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且在门窗洞口之处是较为常见的。此种裂缝所具有的特点如下:

(1)裂缝多是倾斜状态,而这就意味着砌体内部的拉应力是非常大的。

(2)纵墙出现裂缝的概率较大,横墙则相对少一些,这是因为纵墙抗弯刚度不大。纵横墙的交点如果出现太大的沉降,那么窗台的下角则会出现竖缝,或是水平缝。

(3)在房屋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裂缝比较集中。当外纵墙的一侧出现不均匀沉降之时,就会出现水平推力,这样一来,在交接之处就会产生竖缝。

2、施工过程中对裂缝处理方法

2.1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砌块含水率予以有效的控制。进行砌筑之前,先要进行浇水处理,如此可使得砂浆的硬化条件得到改善,并保证砌体的含水率不会太低。填充墙和梁、板的底部必须要留有适当的空隙,在抹灰之前采用立砖斜砌的方法来予以顶紧处理。在进行补砌之时,先要做好底层的砌筑,继而朝上进行,确保承重梁、板能够切实产生挤压的作用。

2.2在进行砌筑之前,要从墙面的实际尺寸出发,完成砌块排列图的设计工作,并要对砌块的搭接错缝予以关注,一般来说,搭接的长度应该达到块体的三分之一,要超过150毫米。如果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就要在水平灰缝之中加装2φ6钢筋,也可以加装钢筋网片。

2.3在敷设电线管的过程中,完成铺管工作之后,要使用铁丝网来进行加强处理。

2.4抹灰之前,要先对砌块予以封闭扫毛处理,这样可使得抹灰过程中的水分不会渗入其中,抹灰层能够和基层很好的粘结起来。此外还要保证墙面的干燥收缩已经完成。

3、墙面裂纹防治措施

若想对外墙面裂缝、空鼓等问题达到彻底防治的效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3.1技术措施

3.1.1原材料的选用。首先必须对水泥的安定性及强度进行检测,所选用水泥安定性合格、强度达标,且过期水泥不得使用;其次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若含泥量不达标则必须经水冲干净后方可使用;砂浆拌合时若需添加石灰膏,一定要选用熟化充分的。砂浆的配置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水灰比。配置好的砂浆应控制在水泥初凝前涂抹完毕,严禁砂浆硬结后兑水使用,更不允许使用落地灰。加气块、空心砌块等应严格控制上墙前的龄期。

3.1.2基层处理。抹灰前应将基层上附着的油污、浮尘、隔离剂等清除干净并用清水冲刷,基层墙体应提前浸透,杜绝墙体浸润深度不足就开始抹灰。

3.1.3抹灰。外墙抹灰应分层进行,后层抹灰应待前层抹灰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控制隔层抹灰之间的间隔时间并进行洒水养护,以保证两层抹灰之间的粘结力。若遇超厚部位,则应分层涂抹并刮糙。选用木抹子进行最后的搓平压光,以使抹灰的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分格缝的设置宜事先弹线预埋,不得事后开凿。

3.1.4养护。抹灰完成后,应及时养护,以防抹灰层失水过快而生成裂缝。在抹灰层终凝后开始洒水养护,对门窗洞口四周的养护需要尤其注意,并根据天气的温湿度变化调整浇水的数量及频率。此外,在外墙面喷涂保护层,减少外部环境对抹灰层的影响,抑制表面裂缝的生成。

3.2管理措施

3.2.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墙体、梁、柱等构件的施工质量,确保其垂直度、平整度的偏差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以减小抹灰层的厚度。

3.2.2施工员与质检员需经常在工程现场进行巡视,若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施工前不仅需要对施工操作者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和操作培训,还需让其掌握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操作者的责任心教育也不可忽视,要达到操作者自觉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从根本上解决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3.2.3施工现场原材料应合理堆放,并注意排水和防潮。

3.3组织措施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应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系统,分工到人,职责明确;上岗人员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熟悉并掌握各施工要点及必要的技术标准;施工中要分阶段对抹灰层质量进行强化监督及抽查验收,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束语

造成外墙面抹灰出现裂缝、空鼓等现象的原因很多,若想根治此类问题,需从设计、施工、质量验收、使用等环节着手。设计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施工人员要严格按工艺正确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要做好严格把关,认真监督各工序质量,用户要正确使用并做好维护保养等工作。通过各方协作,彻底杜绝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等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朱连生.粉刷墙面开裂的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122.

[2]刘莹.对建筑墙体抹灰裂缝的产生及原因分析[J].民营科技,2010(3):193.

[3]张永文.水泥砂浆抹灰墙面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四川建材,2009(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