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群众文化的四个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谈群众文化的四个要点

韩金杰

当前,我们群文事业的和谐文化建设中,群众文化活动的规范与引导很值得深思。现提出四个要点。

一、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巩固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

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而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为文艺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可以说,没有广大群众,就没有群众文化,更何谈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即活动是有主体的,而且,主体的参与热情将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热情,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是群众文化活动,应该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自娱自乐是它的主要方式。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求方式方法,增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赛、展览、演出、刊物、笔会等多种形式,增加广大群众切磋技艺,促进提高的机会,多提供广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场地,为他们开展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增进交流。而且,还可以在具体活动中依具体活动特点而采取多种形式的刺激手段。

二、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胡锦涛同志说:做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发展的新天地。回顾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创新精神,中华文化之花才生生不息,万紫千红。特别是大力提倡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普及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活动的范式要有新的突破与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的表现形态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载体多样并存,各种文化形式都不断借助科技的力量,增添着现代气息。那么,传统群众文化形式同样也该借助科技的力量极大地丰富自己的内容,创新其形式,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例如,利用电脑的普及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步伐;增加流动舞台车这种新型的流动文化服务形式,解决文化下乡难的问题;在文化活动开展的形式上既不拘泥于传统的范式,又要充分挖掘蕴涵着的文化资源,追求形式的更新与开拓,如剪纸、绘画、雕刻、秫秸灯、编织、秧歌、舞蹈等民间民俗活动,不仅可以组织展览,更可以组织现场制作秀等等,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加和谐文化氛围将是大有裨益的。

三、加强群文队伍素质建设,促进群文干部业务上的精益求精

群文干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也是群众文化的传播者。这个群体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所传播的文化的方向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群众文化,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一种,而且是参与面极其广泛的一种,归属上层建筑,对人们的精神启迪、熏陶及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群文干部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做到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又是政治理论的传播者,既是业务的骨干精英,又是能传承文化发展的纽带、桥梁,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既要传承历史文化精华,又要体现时代进步要求。更注重把和谐文化的理念融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之中,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使人们从中汲取创造和谐美好新生活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新时期群文工作者来说可谓是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四、在辅导中注重群众文化专业性与业余性的统一

既然群众文化是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大文化,业余性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它的突出特征,显而易见,也就更需要规范与引导。这不仅要靠国家的政策方针来规范,更需要群文干部队伍的贯彻实施。业余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群众的自发精神和传统品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和拓展和谐文化内容,规范和引导群众文化的正确导向,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哺育,提高人们的境界、情趣和品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无疑将是新时期群文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