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沟通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运用心理沟通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宋晓伟

宋晓伟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八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摘要: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和技巧,更应具有娴熟的班级管理艺术和超强的驾驭班级能力;不仅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更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促其不断完善人格。本文针对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根据多年实际经验,做以简要论述。

关键词:心理沟通;行为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

作为班主任,授业解惑是教学生如何成才,这是本质追求;而传道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这才是最终目的。记得有这样一副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才是传道的重要体现,它是凌驾于授业之上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那么,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如何让所教的学生都能既成才又成人呢?这是我在教育教学中一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如果能把心理沟通和行为教育相结合法运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用心理沟通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心理沟通在班级教育管理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如果班主任能经常与每一名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就能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所想、所盼和所求,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让班级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班风、学风好了,凝聚力、向心力强了,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心理就会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因此,班主任对班级整体和个体进行心理沟通,搞好整体和个体的心理卫生,是塑造和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

首先,进行班级教育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培养学生行为的自觉性。行为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自我控制、自我觉知、自我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定向的心理特点。我认为,评价一个班级的好与坏,评价一名班主任的优与劣,不仅仅是看班主任管理多么严格,而是要看他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自觉性。

其次,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如果一名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这不仅是他学生时代的悲哀,同时也是他一生的痛苦。因而,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要有远大抱负,要有向上的劲头,要有锐意进取的意向。因此,培养学生锐意进取与积极乐观的心理是进行班级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只有在心情愉快舒畅的时候,精力才最集中,学习效率才最高,才最有效果;而在心情苦闷的时候,什么也不愿意学,即使学了,我想也会什么也学不进去;而且,痛苦和欢乐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很有影响。实践证明,人在幸福欢乐的环境中熏陶成长,往往性格开朗大方,往往心情愉悦。我个人认为,班级不应该给学生带来人为的痛苦。班主任的责任就是要给学生创造种种欢乐。

2运用行为教育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班级不仅是传授行为科学的阵地和行为文明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授行为美的殿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也必然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科学行为、文明行为和美好行为的教育管理者。

2.1用行为的规律性与规范性相统一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科学的行为、文明的行为和美好的行为,其本质在于行为符合规律性,同时它也是社会教育管理的结果,是社会规范的结果。从社会的角度上看,凡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才是科学的行为、文明的行为、美好的行为。因此说,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时,不仅要指导学生行为要符合规律,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要让他们知道,只有既符合规律又符合规范的行为,才是真正科学的行为、文明的行为和美好的行为。

2.2用行为的需要性与可能性相统一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由于某种需要所产生和发展的。在现实社会中,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有的行为是社会所需要的,而有的行为是社会所反对的。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时,要教导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班级有利的,是社会需要的,可行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班级不利的,是社会反对的,不可行的,要让他们以此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了,班级的班风、学风就好了,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3用行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要自主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和社会的规范,即得到社会教育、教养和训练,这就是人的行为的适应性。班主任在教导学生时,要告诉他们,我们的适应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而是一种自觉性创造性的适应,也就是不要总步别人后尘,不要总吃别人嚼过的馍,而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唯自己,要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时代,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主动权。谁具有了独特的创造个性,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用行为的整体性与自主性相统一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在过去行为教育管理中,有两种片面倾向是不可取的。一种是过分强调整体统一、行为统一、活动统一、说话统一,而忽视学生行为自主性多样性的培养。另一种是过分强调自主、多样、我行我束,忽视行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我个人认为,两者是辩证统一。古人讲过犹不及,如果我们只强调整体性,而忽视了自主性,就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就会把学生都培养成“郑人买履”式的人才;如果我们只强调自主性,而忽视了整体性,就会把学生培养成“师以自用”式的人才。所以,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时,要注意把握行为的整体性和自主性二者之间的度,让他们有机结合起来。

2.5用行为的协作性与竞争性相统一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不仅具有协作性,同时又有竞争性,是协作性和竞争性的辩证统一。如果一个班级想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之间不团结协作,是万万办不到的;如果一个班级想在成绩方面高于其他班级,学生没有竞争意识,也是万万办不到的。在班教育管理中,我们的目标是,既要让学生团结协作,又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如何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这是艺术。

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向学生灌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的思想,让学生知道,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缺了谁,这里都不是一个整体。只有大家团结协作,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在学生团结协作的基础上,要告诉他们,社会需要竞争,我们的班级也需要竞争,你们人与人之间也需要竞争,只有你们在方方面面都竞争,我们的班级才有和其他班级竞争的实力。我想,如果一个班主任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那么他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成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