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柳碱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复方樟柳碱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疗效分析

沈凌飞胡美君

沈凌飞胡美君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永康321300)

【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神经挫伤患者共17例18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此为治疗组。常规治疗14例14眼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疗效(89%)明显优于对照组(6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鼠神经生长因子;视神经挫伤

【中图分类号】R77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2-0073-002

视神经挫伤是一种视力损害严重、预后极差的急性眼外伤,间接性较为常见。国外一般主张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但有效性存在争议[1]。

我科自2007年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樟柳碱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住的视神经挫伤患者31例32眼,伴有眼球破裂伤、视神经管骨折、眶壁骨折碎片损伤视神经者未归入本组。其中男25例26眼,女6例6眼,年龄4~66岁,平均31.4岁。视力:无光感4眼,光感6眼,眼前手动~0.118眼,0.12~0.34眼;病程2h~6h者24例,6~24h者5例,2例超过5d。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7例18眼,对照组14例14眼。

1.2诊断①有明确的眼部或头部外伤史;②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③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④伤后早期眼底正常。

1.3方法对照组早期病例即予甲强龙首剂30mg/kg,后5.4mg/kg/h继续治疗24-48h[2],并应用弥可保针500ug/d及血管扩张剂及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每日一次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2mL(无光感及光感者3天内健侧亦注射2ml),并每日一次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9000u,进行28天。

1.4疗效评价治疗有效[3]:视力提高3行或3行以上,最终视力20/200以上者;好转:视力有所提高,但低于前者标准;无效:视力无提高。

2结果

治疗组好转率达89%,有效者占67%;对照组有效率为64%,显效者仅占29%,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数据,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653,P<0.05)。

3讨论

间接性视神经挫伤约占视神经挫伤的66%。多由眶上缘及颞下区的钝性损伤引起眼球移位,或外力通过骨壁传导至视神经或其营养血管而引起。90%以上的视神经损伤发生在视神经管段,其次是眶内段。其损伤机制较复杂,主要为视神经内水肿、血肿、缺血性坏死或梗死,之后通过自由基、花生四烯酸的生成,脂质过氧化反应,缓激肽等大量炎性介质的释放,谷氨酸盐诱导的细胞毒性等机制促使神经元发生凋亡,从而导致神经的损伤[4,5]。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0.5%氰溴酸樟柳碱、1%盐酸普鲁卡因和维生素B12。樟柳碱是从茄科植物唐左特山莨菪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其中枢作用强[6]。药物通过注射部位颞浅动脉旁皮下的植物神经末梢,调节脉络膜植物神经功能活动,使缺血区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稳定在正常水平,同时稳定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损伤后内皮素的异常表达和释放,从而维持血管正常紧张度及血流量,改善脉络膜血管运动功能,增加眼血流量,改善眼部供血状况,缓解视神经水肿,减轻循环障碍。

而神经生长因子在视神经损伤时,能够作为分子信号和介质,结合到特定的细胞表面,单独或协同地促进生长和增生,趋化和刺激细胞基质产生。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保护其效应神经元,不同程度的减轻损伤造成的后果,并能促进其再生及功能恢复[7]。

复方樟柳碱与鼠神经生长因子的联合应用既能改善受损视神经的供血和营养,又能促进其再生及功能恢复,对伤后视力的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由本组可以看出: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疗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是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一种疗效较为可靠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朱豫,张效房.深入开展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41

[2]YangWG,ChenCT,TsayPK,eta1.Outcomefortraumaticopticneuropathy-surgicalversusnonsurgicaltreatment.AnnPlastSurg,2004,52(1):36—42.

[3]LuübbenB,StollW,GrenzebachU.Opticnervedecompressioninthecomatoseandconsciouspatientsaftertrauma.Laryngoscope,200l,1l1(2):320—328.

[4]FarkasRH,GrosskreutzCL.Apoptosis,neuroprotection,andretinalganglioncelldeath.IntOphthalmolClin,2001,41(1):111.130.

[5]MillerNR.Opticnerveprotection,regeneration,andrepairinthe21stcentury.AmJOphthalmol,2001,132(6):811-818.

[6]宋琛,王志华.复方樟柳碱治疗脉络膜出血.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2;10(2):84

[7]邵骏,吴俐雯.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8:3: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