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实验对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静息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实验对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姜志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电图室北京市顺义101300

摘要:目的采用静息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实验对冠脉造影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静息心电图与平板运动实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静息心电图、平板运动实验,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26.15%,特异度为78.39%,阳性预测值为68.00%,阴性预测值为37.66%,该方法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实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9.23%,特异度为72.97%,阳性预测值为85.29%,阴性预测值为79.41%,该方法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静息心电图价格低廉,是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案,但其灵敏度不高,而平板运动实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患者顺应性好,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静息心电图;平板运动实验;冠脉造影;冠心病

静息心电图是临床上最为重要的疾病辅助检查工具之一,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以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的诊断。平板运动实验对于患者不典型的症状或静息心电图提示仅有轻微病变的结果有着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的价值,具有安全、无创、无痛苦、经济等优点,同样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国内已有较多该方面的研究[1]。对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静息心电图与平板运动实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具有心肌梗死史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炎及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均经过仔细检查,心内结构显示正常,本次研究排除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39例,年龄29~82岁,平均(52.9±4.4)岁。

1.2静息心电图

按ST-T段改变进行分组,1组:心绞痛症状典型,相关导联段压低大于0.05mV,T波倒置或低平;2组:具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相关导联段压低小于0.05mV,T波呈现低平;3组:心绞痛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ST-T改变,T波呈冠状;4组:出现心绞痛症状,ST段压低大于0.05mV,T波倒置或低平。

1.3平板运动实验

采用GECASE800型运动平板仪进行实验,阳性标准:①运动之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者下斜型下移大于0.1mV,维持时间超过2min;②运动期间有典型心绞痛出现;③运动期间血压明显降低;④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表现。

1.4冠脉造影

使用由美国制造的GELCV+数字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Judkin法性进行多角度、多体位投照。阳性诊断标准[5]:①管腔直径狭窄大于50%;②管腔直径狭窄50%~74%,为轻微狭窄;③管腔直径狭窄大于75%,为显著狭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冠脉造影为标准,计算静息心电图和平板运动实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2.1静息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的结果比较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26.15%,特异度为78.39%,阳性预测值为68.00%,阴性预测值为37.66%,两种方法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了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长期以来,当患者出现气短、乏力、心前区不适、心悸等冠心病症状,临床上则常常建议进行静息心电图、平板运动实验和冠脉造影检查,进一步诊断疾病。

静息心电图只需患者在静态状态下就能进行测试,其波形清晰、稳定,且不易受到干扰,但不能准确发现心肌缺血及负荷性心率失常是其主要的缺陷[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其敏感度低,仅为26.15%,该方法与冠脉造影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是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因其价格较贵,风险较高,不能多次重复,限制了其发展和推广[4]。平板运动实验是近年来广泛用于冠心病诊断的先进手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平板运动实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9.23%,特异度为72.97%,与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与文献报道相符[5],且患者顺应性好,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石亚君,汪剑锋,宋小武,等.118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与冠脉CT病变特征对比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9,9(2):107-110.

[2]朱庄庄,陈志松,冯丽.血液流变性变化在老年人心绞痛发病中的临床意义[J].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57-58.

[3]朱明星.常规心电图——立体心电图应用研究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4):612-616.

[4]高锐,张建芳,潘明.平板运动实验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甘肃科技,2011,27(7):151-152.

[5]施陈刚,张怀勤,黄伟剑,等.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分析与评价[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36(4):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