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肾癌根治术后疼痛1例报道

/ 1

电针治疗肾癌根治术后疼痛1例报道

潘红沈卫东

潘红沈卫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201203)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250-0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4岁,2009年3月13日体检肾脏B超示右侧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肉眼血尿、无尿道刺激征、无下腹部腹股沟放射痛、无排尿中断、无尿线变细,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入住我院泌尿外科。入院查体:腰部曲线对称,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双肾区未及包块,左肾叩击痛(—),右肾叩击痛(—),沿输尿管走形无明显压痛,耻骨上膀胱无充盈。辅助检查:白细胞15.5×109/L,中性粒细胞%81.5%,CT示右肾实质性占位。诊断:右肾癌。择期于2009年3月19日行右肾癌根治术,手术顺利完成,术中见右肾中上方外侧5×4cm大小肿块,边界清楚,内侧即将穿破肾盂,肾肿瘤腹侧与腹膜脂肪少许粘连,术后用芬太尼及氟哌利多自控式镇痛泵镇痛。

术后4小时患者感手术切口处疼痛明显,难以忍受,用自控式镇痛泵不能缓解,遂请我针灸科会诊,科主任沈卫东教授获悉病史后给与患者针刺三阴交、阳陵泉、上巨虚、太冲,患者得气后接电针,频率10Hz,连续波形,电流强度调至患者可忍受的最大强度,刺激1h后患者疼痛感明显缓解。术后凌晨3点患者再次出现切口处疼痛,无法入睡,照前法再次给与患者1h电针治疗,患者疼痛缓解,安然入睡。次日,患者仍感切口处稍有疼痛,但较前明显好转,能耐受,伤口处干结,未及明显渗出,已排气,至术后第12天痊愈出院,期间再未出现痛不可忍之状。

2讨论

术后疼痛是指手术后切口与内脏创伤引起的疼痛。手术切口所致的疼痛主要从皮肤的感觉而来的浅表痛、局限性的锐痛,另外也可因创面的炎症皮下血肿而增加。而由内脏手术操作引起的深部广泛性内脏痛,常加剧疼痛。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是由金刃创伤损害皮肉、血脉,损及脏腑,导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不通而痛。电针治疗此病确有疗效,其治痛机制是在毫针针刺某些穴位,产生对经络气血运行之调节,使之畅通无阻的基础上,加上电的不同波幅的刺激,使机体处于较持续的刺激状态,从而提高镇痛疗效。Pomeranz和Stux[1]提出了针刺镇痛的3种主要机制:①针刺直接刺激肌肉中的I型和II型传入神经纤维,神经冲动经此类纤维传至脊索的前外侧束,刺激脊髓释放脑啡呔和强啡呔,在突触前间隙阻滞疼痛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阻滞了疼痛信号在脊髓丘脑束的向上传导。②针刺通过激动导水管周围灰质细胞和脊核,兴奋中脑结构,它们依次传递下行信号通过背外侧束,促进脊髓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释放。这些神经递质通过抑制脊髓丘脑束中的信号转导在突触前和突触后间隙抑制疼痛刺激。③在垂体——下丘脑系统中针刺信号促使腺垂体释放β-脑啡呔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血液。也有学者提出针刺镇痛针刺镇痛是一个整体综合作用,是神经各部功能及体液各系统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激发而形成的镇痛机制,可将其归纳为脊髓的镇痛机制、脑干的镇痛机制、间脑对针刺镇痛的调控机制、边缘系统和基底节对痛觉调控机制、大脑皮层对针刺镇痛的调制[2]。

针刺可引起神经系统释放阿片样肽,不同电针频率可引起脑内及神经释放出不同种类的阿片肽,从而具有不同效果。低频2Hz电刺激,可引起脑内释放内啡肽,脊髓中释放出大量脑啡肽;而频率为100Hz的电刺激时,脊髓释放出大量强啡肽。脑啡肽在脑和脊髓中都能发挥止痛作用。而内啡肽主要在脑内其作用,强啡肽则主要在脊髓中起作用。一般采取2-15Hz电刺激时,可同时引起脑啡肽与强啡肽释放,而脑啡肽与强啡肽之间又具有强化作用,所以此频率电刺激可产生很强的镇痛作用[3]。

针对此病沈教授选取针刺麻醉之常用穴太冲以疏肝理气,阳陵泉疏经利胆,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通调腑气,三阴交为足三阴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健脾益肾调肝,三经均循行腹里,可疏通三经之经络。以上四穴合用,既可疏通经络,调畅气机,理气止痛,又可调和阴阳,阳气行则阴血不滞,共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电针频率选取10Hz,加强镇痛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07CB512507)。

参考文献

[1]PomeranzB,StuxG.Scientificbasesofacupuncture.Berlin,SpringerVerlag,1989;1-199

[2]韩济生.针刺镇痛及其有关的神经通路和神经介质[J].生理科学进展,1984,15(4):294.

[3]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