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1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分析

刘立娜

刘立娜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中心卫生院102601)

【摘要】目的:掌握本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从而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方法:对2014年在我辖区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五苗基础接种接种率进行分析。结果:流动儿童五苗的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计划免疫工作,健全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积极改进计划免疫的服务方式,加强规范化接种门诊的建设,提高计划免疫的服务质量,加大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

【关键词】预防接种;流动儿童;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8-0172-01

流动儿童流动性强,儿童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地区城乡差异大,主动接受免疫接种服务的意识差,管理措施不到位,政府部门协调不够等因素,使得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不尽如人意。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一直困扰着计划免疫工作向更深、更完善的目标发展,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方法

调查2014年在我辖区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五苗基础接种情况。

2结果

5种疫苗基础接种接种情况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以看出,单苗接种率分别为BCG97.77%、OPV99.00%、DPT99.00%、MV97.83%、HBV97.77%。随机抽取当地2962名常住儿童,其单苗的接种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9.97%、100.00%。由此对比分析可见,流动儿童这五苗的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这与除了绝对禁忌症之外每个儿童必须要接种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3原因分析

3.1小年龄组儿童流动比例明显高于大年龄组。由表可看出,2周岁内的儿童是预防接种的基础时期。

3.2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70%的流动儿童随着父母的居住场所的不稳定,是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

3.3在未接种的原因调查中,“不知道接种时间、地点”和“不知道要接种”为主要原因,这说明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贫乏,关键在于我们宣传的不够深入,计划免疫知识需要进一步普及。

3.4计划外生育,超生的流动儿童家长不敢将儿童带至接种单位实施预防接种。

4讨论

根据上述原因,如何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的现象,有效地保护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控制和消灭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加强政府管理力度全国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加大,人员流动性强,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机制,对全民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免疫规划是预防疾病和保护儿童健康的有效手段。

4.2抓住宣传教育3个环节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预防接种重要性,在预防接种方面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同样对待,二是把握住医院产科环节,向产妇发放预防接种须知单,使产妇了解应接种哪些疫苗,在何时接种,预防哪些疾病,三是对重点区域即个体摊贩和打工者集中的单位进行宣传引起他们的重视与配合。

4.3实行搜集检查制度由辖区内

防疫医生重点询查个体摊贩,挨家挨户询问儿童接种情况,上门登记并负责建卡,预约儿童,按时接种,向外用工使用企业单位搜集情况,得到使用外用工单位的协助,通知这部分儿童到辖区预防接种,建立接种证定期进行接种,向辖区内的街道居委会,派出所搜集,及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的儿童接种状况,进行登记建立接种证。

4.4实行补种建卡,统一管理对迁入的儿童、居住一个月以上或流动性较大儿童,定居不到半年的儿童,建立临时接种卡,对持卡到其他地区接种不受计免保偿限制。

4.5公示免疫接种门诊在外地儿童居住集中的社区公示免疫接种门诊的地点、工作时间和联系方式,使家长们能够方便地寻找到接种单位,增设接种点提供服务和适当的优惠收费等。

4.6与卫生教育部门合作将流动儿童的常规接种纳入当地卫生部门的管理工作中,使全社会关心、重视免疫接种工作,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工作环境。与教育部门合作,实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实行计划免疫的儿童进行建卡、建证、补种,对无接种证的儿童视为未接种,在一年内完成基础免疫。

参考文献

[1]王丽霞,张兴禄,王克安.免疫预防接种的影响因素[J].中国计划免疫,1998,4(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