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

胡艳芳

胡艳芳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156例急诊患者的转运途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156例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生理上的护理,还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提高了医护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对患者入院前的急救)的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急诊患者;转运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舒适护理模式又叫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由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提出的一种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的理念是:通过护理操作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灵魂上感到舒适或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感[1]。我院于2007年1月开始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到急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随机抽查了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急救危重患者156例,其中男89例,女67例,年龄为25小时~92岁,平均48岁。在此156例患者中,有脑血管意外患者5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5例,严重心肺疾病患者35例,多发性损伤患者38例,脊椎骨折患者18例,其他疾病患者8例。急救车辆主要为配备完善的国产救护车,且每车配有医生、护士各1名。

2护理措施

2.1出诊前的准备工作我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管理的要求配置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且每日有专人进行检查、清洁、消毒(每日消毒方法:用消毒液擦拭车内所有物品、用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车内30~60min)、补充车内的急救药品器械。除了上述准备外,我院的急救车内还配备了空调(温度控制在18~22℃)、铲式担架、被服等物品。

2.2出诊中的舒适护理

2.2.1治疗结合舒适护理在搬运患者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固定、搬运。例如,对待昏迷的患者,医护人员先使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分泌物或血凝块,然后再进行固定、搬运。对待脊椎损伤的患者,医护人员先复位固定患者的脊椎,然后再按照脊柱损伤的原则进行搬运。对待颈椎损伤的患者,医护人员严禁患者随意转动颈部,必要时可对其颈部施行牵引。对于无禁忌的患者,医护人员令其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固定、搬运。在抬担架时,医护人员手扶担架,尽量使担架保持平衡。待患者上车后,医护人员再为其进行体位固定(骨折患者上车后对其进行再固定,以减少车辆颠簸给其带来的痛苦)、常规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安放患者的引流管(如导尿管、胸腔引流瓶、胃肠减压管等)等治疗,必要时还可为患者进行止痛镇静治疗。若有患者家属随车,医护人员可令患者家属协助护理,如帮助医务人员制止患者躁动、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预防患者坠床等。急救车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应注意车速保持平稳、尽量避免急刹车或突然提速。

2.2.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一般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在整个急救的过程中都会感到害怕、紧张和焦虑。为此,医务人员在急救的过程中要用和蔼的语气与患者或其家庭进行对话。例如在刚见到患者时,护理人员可以这样对患者或家属说;“你好,我是护士XX。今天由我和XX医生负责这次出诊。请你(们)不要紧张,希望你(们)能够冷静下来与我们配合。我们需要你(们)提供自己(患者)的既往病史、此次发病的经过及主要症状。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尽一切努力进行抢救的!”像上述这样进行对话,不仅可以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而且可以促进患者以其家属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急救。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轻轻地握住患者的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对于身边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医务人员更应积极主动地与其进行交谈。

2.3接诊后的舒适护理患者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应首先护送患者进行各种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安排床位、将其送入病房并详细地向接诊医生交待患者的病情、院前的抢救情况。最后,出诊的医护人员应礼貌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询问:“对于我们这次出诊,你们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请您多多指出,以便于我们以后改进。”若患者为无助患者,接诊的医护人员应在接诊后为其洗脸、擦身、整理头发、换衣服等。在与无助患者熟识后,接诊的医护人员可用温和的语言询问他们的地址、联系电话,并主动与其亲属进行联系。

3讨论

舒适护理模式可以间接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事业的发展,是一种值得推荐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宏,朱光启.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