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脂蛋白及血清尿酸的检测对冠心病的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C反应蛋白、脂蛋白及血清尿酸的检测对冠心病的价值探讨

李植程

李植程(湖南省桂东县人民医院湖南桂东423500)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048-02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以及脂蛋白(本研究指的是脂蛋白a)的检测结果对冠心病诊治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的56例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56例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进行规范检测,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的检测结果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直接联系,研究组和对照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变化有关,检测这三项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率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C反应蛋白脂蛋白血清尿酸冠心病

冠心病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三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饮食越来越丰富,冠心病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由于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出现粥样硬化,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心绞痛。但是由于冠心病是属于隐匿型和猝死型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并发现和预防病变是减少该疾病病死的最重要措施。本研究就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以及脂蛋白的检测结果与冠心病诊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的56例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56例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8.6±3.2)岁。所有患者均结合临床症状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为冠心病。选择研究对象时均一律排除存在高血压、坦白以及肝肾功能严重衰退的患者。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61.5±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等多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给予研究组冠心病常规治疗。具体包括冠状动脉扩张治疗,血管紧张转氨酶抑制治疗的等临床普通治疗。

其次,抽取和检测静脉血。抽取静脉血要求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以及脂蛋白三个检测主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透析比浊法和尿酸酶比色法两种,即尿酸酶比色法运用血清尿酸检测,而免疫透析比浊法用于其他两项检测[1]。

1.3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的检测结果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直接联系,研究组和对照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对比,研究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如表1、表2所示。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之一,该疾病属于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以及猝死型的心脏性疾病,在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人群中发病率最高。临床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降低冠心病猝死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以及脂蛋白变化与冠心病病变有直接对应关系。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脂蛋白(a)是一种与普通脂蛋白有一定区别的特殊脂蛋白。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这种脂蛋白含有普通脂蛋白没有的亲水性载脂蛋白。而这种比较特殊的亲水性载脂蛋白能够对平滑肌细胞产生较大的作用,促使动脉血栓的形成,最后引发冠心病。即,脂蛋白(a)的浓度大小与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分析中也发现,决定脂蛋白(a)浓度大小的根本因素为不可逆的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对其影响比较小[2]。所以,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评估时可以直接应用脂蛋白(a)作为分析依据。从表1可知,冠心病组患者的脂蛋白(a)平均指数为269.41士59.99mg/L,对照组患者的脂蛋白(a)平均指数为129.67士38.06mg/L。可见,脂蛋白(a)指标大小直接影响冠心病病变程度,两者呈正相关。

血清尿酸水平一直以来均被认定与冠心病病变有直接关系,原因是因为尿酸产生的主要部位主要是血管壁上的内皮细胞,也就是说若血管壁中的内壁细胞增多,血小板有聚集现象,那么尿酸水平就会有升高现象,而由于血小板又是引发冠状动脉血栓的一个重大原因,所以也就决定了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病变有关[3]。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病变的依据。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的血清尿酸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性反应标志物,而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正是一种炎症反应,所以,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总而言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变化有关,检测这三项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率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树信.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四川医学,2011,19(01):852-853.

[2]饶荣,刘志军.8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A1和B的检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8(03):663-664.

[3]马劲,蔺志强.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清尿酸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26(20):4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