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柴窑瓷器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关于柴窑瓷器相关研究

冯遵瑞

摘要宋代有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在曹昭的《格古要论》里,柴窑排第一,叫“柴汝官哥定”。关于柴窑,世人很少探讨,仅停留在传说之中。本文提出了许多新鲜见解,以资借鉴。

关键词柴窑瓷器五代十国

名臣雅客宝典在,文化内涵醉几人?传世青瓷各争宠,至尊柴皇谁是主?笔者根据多年研究,有诸多见解和大家共同分享。

宋代有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在曹昭的《格古要论》里,柴窑排第一,叫“柴汝官哥定”。柴窑最贵,世不一见。据记载,柴窑是五代柴荣(中国后周皇帝)命人烧制的瓷器,成品“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史料记载:后周显德六年正月,太祖郭威病重,宰相王殷阴谋趁机夺权,被汴梁府尹柴荣识破并救驾成功,郭威传皇位于柴荣。柴荣即位后提出“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治国方针和“以瓷兴国”的经济发展策略。在“以瓷兴国”方面,历尽艰辛解决了烧制技术问题,烧制出了“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柴瓷。为解决铸币用铜,柴荣“以泥塑佛像置换铜佛像”,顶着朝野上下反对和部分寺院武装抵制的巨大压力,铸造出“周元通宝”。短短六年时间,后周经济繁荣昌盛。柴荣因过度劳累于39岁驾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国号宋,颁旨将郑州“御窑”改称“柴窑”,后逼窑首交出柴窑秘方,窑首携全部资料跳炉自焚,柴瓷遂成千古之谜。

据考证,柴窑出产的瓷器就是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之间,其中的(954—959年)之间的周世宗柴荣时代的宫用瓷器。具体的时间应该是公元954年1月19日至954年3月17日之间诞生的。

青如天,是指颜色像当年1月19日—3月17日之间“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那一点的颜色,灰白如玉是本色;明如镜,应该是与宫中珍珠玛瑙库失火,珍珠玛瑙玉石被烧成一堆,工匠们把它碾碎给做釉子有关;有人说柴窑奖品滋润、华贵、含蓄、内敛,的确如此;薄如纸,很多人误解胎薄如纸,那种理解歪曲,要真是薄如纸,运输的时候很不方便,在祭祀的时候倾倒或显得不稳重,因此实质上是釉色薄如纸,但是也不是像现在的吹釉那样薄,因为在一千多年前的纸比现在的纸厚的多;声如磬,是因为瓷器体型厚重,敲击时,才有磬的声音。

瓷皇,足多麄黄土。有人写做足多粗黄土,那是不正确的!是‘麄’而不是‘粗’,但新华字典解释‘麄’,同(觕、粗、麤)是粗大的意思,这样解释只适应小学生,对于研究古典文学,特别是研究高古瓷或青铜器里面的古字,甚至关键字眼,那种解释就显单薄,既然‘麄’同“觕”、“粗”、“麤”,那么古人何必多造,造一个‘粗’字不就行了吗?显然是不对的。

这个‘麄’字,本人谈一点个人看法;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象形,形声,会意,指示,假借,转注。这几种造字法解读‘觕’字,觕是指牛角尖向牛头逐渐变粗,方向是由外向内逐渐变粗;‘粗’,是指粗米,粗大;‘麄’,是指把鹿头去掉,剩下的部分,上细下粗,到脚部又变细,这样一个过程;用在瓷皇上就是上面胎薄,向下逐渐变厚,(即接近底部最厚,这就是足多麄黄土,奥妙所在。)到底足又变得小巧玲珑。这样的器物重心偏低,放置平稳,底足玲珑,显得高雅。便于祭祀使用。附柴窑瓷器:

下面再介绍一下瓷皇的内涵,也就是器物上面的装饰代表的含义,因为柴荣是皇帝,也是当时的道教首领,他主持主编了道藏大典,他信道浓厚,因此在造瓷器时,特别是祭祀器,瓷器中必然要充满着浓厚的道家韵味,例如:

(1)瓷皇的外圈用刀刻了三到旋纹,这三道旋纹是指道教三清,道教最高神灵,分别指原始天尊,(玉清大帝),灵宝天尊(通天教主),和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2)瓷皇里面七朵花瓣:是指道教七真,是由重阳祖师一脉传承者:邱长春,刘长生,谭长真,马丹阳,郝广宁,王玉阳,孙不二,为北派七真人。

(3)瓷皇里面第二层十三个花瓣:是指道教十三道之:即(太真君),(天真君),(玄真君),(元真君),(武真君),(命真君),(尊真君),(明真君),(元真君),(修真君),(华真君),(慈海渡者),(照世明灯)。

(4)瓷皇边沿十七个花叶:代表五祖七真,为道教所供奉的十七位仙真。五祖南北二宗。南五祖为悟真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阳真人薛式,泥九翠虚真人陈南,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强调精、气、神);北五祖,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五重阳。七真,为长春真人丘处机,五为真人马任,蕴德真人谭处端,长生真人刘处立,五阳真人王处一,广宁真人郝大通,清净散人孙不二。

(5)瓷皇直径十二公分,表示道教十二老母。(高三公分前面已述,不在重复)。

这样使瓷皇具备了:上青天,下黄土,中神龙,人长久之意,达到了天地合一,人神合一的理念,这种中国古老道学文化,貌似通过渲染天与地的自然和谐,引导人类追求精神与肉体的结合,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其实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是强调君民一体,人类与自然生态相互一体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生生不息,长长久久。联想到当今社会,习主席不也是要求君民一体,创造和谐社会,保护生态平衡吗?因为这是人类生生不息,长久繁衍的基本保证。

用这样的瓷器祭祀郭威,寓意先皇英灵与天地长存,与日月齐光。流芳千古,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为何不用以下数字:即(1、2、4、5、6、8、9、10、11、14、15、16、18、19、20)呢?因为(1)保持本性,自然无为;(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中立数字;(4)道教四大经典;(5)道教五道轮回;(6)六天宫地狱;(8)八大地狱;(9)九天玄女,好战女神;(10)十大阎罗王;(11)老子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14)十四条铁规矩;(15)道教十五洞;(16)铁册地狱;(18)十八层地狱;(19)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20)佛教二十诸天。因此不能用这些数字来装饰祭祀器,以免造成不吉。

柴窑瓷制作不是通常随意拉坯接驳成型,而是设计好照图按尺寸制作,由整块练熟的胎泥,经内挖外削而成胎体,器型呈现出宏伟自然的线条。工艺高超别致,支烧工艺别具特色,达到工艺技术极限,润泽光亮的宝石釉里面呈现密而细的酥油光,瓷器面呈现脚踏黄土,头顶青天的意境,此为设计者最高远之处,这些都是前朝未能,后来未及的巅峰杰作,独领风骚,称雄中国陶瓷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无人能仿,能用诸金石玛瑙入釉,釉层薄如纸,而出现珍珠泪吗?这些都是柴窑的精品特征,所以断代鉴定极其明确,是不会与前朝后代瓷器相混的,是非钧非汝自成一派,完全独立的瓷器。只要熟知中国各个时期制作烧造规律,柴釉宝石釉瓷是不难识别的,因为她实在有鹤立鸡群之美,可谓一目定江山。柴窑瓷器隐含着不张扬的华丽贵气,柴窑这种由内而外的含蓄内敛的美感,是能体现中国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实质,含蓄而不外露,自然而不赏雕琢、和谐而不赏冲突、华丽而又致远大气,全由整体品质而发出的光辉,使人折服,直接给赏者带来愉快的惊叹,在你上手后或许会消灭你过往所上手的难忘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