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递式教学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基于层递式教学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马金花

马金花青海省循化县查汗都斯学区苏只小学811100

【摘要】作文作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重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同时作文作为我国语文教学中素质的直接展现,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尝试创新和摸索,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来革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并形成写作的兴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更应该结合学生各个阶段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而对其学习目标进行综合性的确定,而层递式教学更是将作文训练进行逐一分解,进而完成作文教学的终极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1-115-01

作文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基础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才华施展的空间。因此,一直以来,无论是语文学科课时设计和安排上,还是各类语文测试中,作文一直都是“重头戏”。然而,从当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上看,其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教学不仅存在着诸多难以突破的教学“瓶颈”问题,而且学生对作文学习和写作的“畏难”情绪严重,这些严重阻碍着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目前,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存在较强的功利思想,往往是通过要求学生背诵范文来积累材料和实现写法提升;二是作文教学缺乏具体讲解和指导,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等存在问题;三是未重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对教师、教材等依赖性强;四是学生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积累不足,造成写作过程中“无话可说”的局面。以上四个问题是存在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且严重阻碍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制约着学生的能力发展。因而,亟需转变作文教学思路,遵循逐层递进的原则,探索出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及学生写作能力“双提升”的目的。

1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意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的成绩往往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初中的分班,这种分班模式其实就是将综合成绩差不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再根据不同学习成绩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根据总成绩来分班式展开教学的方法显然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分班所导致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整体分数相近的学生并不代表语文科目分数相近,这就会导致同一个班级里面,初中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谓难上加难。对此,我们必须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即分层教学法。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得到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成为机械教学的牺牲品。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一个核心,每个学生的潜力、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千差万别。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最切合实际的教学,让学生在舒适的学习节奏中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2层递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层递式教学”,顾名思义,其主要内涵是依照“逐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教学,以促使学生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在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正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作文写作基础、能力等,而针对不同基础、能力的学生实施统一化教学必将造成部分学生的不适应。为此,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层递式教学法,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写作水平,不同学生的不同写作基础,逐层递进,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收获,教学都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3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阶段:该阶段是作文写作教学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和重视生活以及自我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探索生活,并初步学会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形成一定的反馈。具体操作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要求每一个学生每周上交日记,并对其中写的较好的作品加以表演,以鼓励学生继续创造,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二,保障学生每周都能得到一定的写作训练,如每周设置两节课的写作训练课,来培养学生形成写作的基本能力;第三,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协同家长一道,共同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第二阶段:在学生具备写作的基础能力,能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之后,就需要步入第二阶段:重视写作的韵味。写作的韵味,就是对学生写作的个性和新颖性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写作变得更具有可读性和内涵。

第三阶段:强化对技巧训练。娴熟的写作技法是佳作形成的必备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写作技法的掌握上,往往存在较大的不足,且大多是以记叙为主。对此,这一阶段,教师就需要强化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采取多重、多元化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不断锻炼中实现技巧提升。

第四阶段:加强对学生文章立意和构思方面的训练,适当结合历年中考作文真题,让学生尝试自主构思和立意,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战经验”。

第五阶段: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设置各种文体限制,让学生在既定的文体下写作,以提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此阶段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展作文写作视野,从而掌握充足的写作材料,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4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势必需要教师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结合层递式教学,从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引导出发,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到最终实现学生写作整体能力的提升,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朱晓萍.初中作文层递式教学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程慧范.对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