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创造一片快乐作文的广阔天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为学生创造一片快乐作文的广阔天空

郑翠云

郑翠云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小学生不敢写作文,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不是写得像兔子的尾巴,干巴巴的,就是罗里啰嗦,无病呻吟,再不就前言不搭后语,杂乱无章。

1快乐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时就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妙笔生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情境引写———让习作有更多内容的选择。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能情动辞发,写出富有个性的好文章,教师可先创设写作情境,诱发学生写作情感,再及时出示写作目标,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独立构思、选材组材、下笔成文。这样,学生兴趣高涨,自然文思如泉涌,创意不断。“导”也并非教师的“一言堂”,在这里,教师只是讨论的组织者,学生们的大朋友,给他们鼓励,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教学“我身边的小能人”,初稿完成后,我组织孩子们自评、互评:是否文如其人?好在何处?哪里还欠妥?只要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再加以点拨,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写作思路,鼓励写出人物特点。

2快乐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没有日积月累的大量阅读,就没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多背,扩大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我的具体做法是:①搜集和购买新课标中指定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使内容健康向上,思维新奇,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报刊进入学生生活,从而扩展阅读面,增长见识,丰富阅历。②开设班级图书角。发动全班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放到图书角,统一管理,随时借阅。这样每位学生的课外书就从几本变成了几十本、几百本,使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积极营造人人都读课外书的良好氛围,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③培养学生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备有一本“采蜜”本,阅读时,将文中好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④课前开设“三分钟读书交流”活动。三分钟的古诗交流,使他们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三分钟的好词佳句交流,使他们学会了阅读后要不断积累……通过交流,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快乐写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表达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

3.1自主拟题。如进行“赞美家乡”作文训练时,我先讲述我们庄寨镇是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故乡,1938年10月,由中共曹县县委领导的第一个县级政权———考城抗日县政府,就在我们郭小湖村建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拟出不同的题目来写,结果学生有按中心命题的,如《黄巢故里新变化》、《我爱家乡的桐木板厂》;有按事件命题的,如《我家住上了楼房》、《我家买了小轿车》……自主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情趣和生活积累各取所喜、各显神通,真实具体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2自定体裁。古人说:“文无定法。”在学

生作文时,应让学生自主选定体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和最喜欢的问题去写,学生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和限制。

4快乐评价———多措并举评佳作,文有好评劲自足

学生对作文有没有兴趣,愿不愿意写,是决定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乐于表达”,就是学生愿意写、乐意写,有浓厚的写作兴趣,感到作文是快乐的。激励成功的评价机制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保证。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鼓励学生,表扬他们的细微进步,肯定他们的成功,激发他们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快乐地上每一堂作文课,并不断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与空间,积极搭建学生交流习作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来自他人的喝彩与掌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习作的动力与信心。①作文讲评时,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等方式,把一些写得好的作文读给同学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②开辟班级作文园地。欢迎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得意之作,在文后自行写上几句自己赞赏自己的话,然后张贴在作文园地内,自觉地与他人交流欣赏。③编写一本作文书籍。要求每人将写得特别好的日记,平时的优秀作文或者精彩片段收集在专门的本子上,并配上一些小插图,编写自己的佳作选。定期让学生进行交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借鉴。④作文批改结束后,挑选出3~5篇优秀习作,附上简短的评语,为学生订制一本自制的“优秀作文选”,形成班级作文刊物,供学生阅读欣赏,取长补短。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在作文教学改革的路途上,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更新观念,努力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生创造一片快乐作文的广阔天空,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曹县庄寨镇郭小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