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

姚晓红王进李自才杨清雅王虎林徐志斌

(武威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将4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为其选取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评估并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伤口均在Ⅰ期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患者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固定坚强、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24周,平均为(12.8±6.5)周。结论: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荐。

【关键词】超声;闭合复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98-02

肱骨髁上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多发病于十岁以下儿童,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肘内翻畸形等,导致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1]。对于该疾病,临床上一般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使其术后易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此次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通过为4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分析其运用效果,探讨该种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对于此次研究取得的满意成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标准为:经X线片、CT等病理检查确诊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患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患者接受治疗;排除研究对象的标准为:有手术禁忌症,镇痛镇静药物过敏,有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介于1~15岁之间,平均年龄(6.62±4.37)岁。有24例患者发病部位在左侧,有16例患者发病部位在右侧。致伤原因:有6例为交通事故,有16例为高处坠落伤,有18例为行走摔倒。参与此次研究的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1.2研究方法

为患者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及臂丛麻醉,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放置于床旁侧台,实施常规消毒、铺巾,进行骨折牵引复位,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禁止暴力复位,避免对血管神经造成损伤。在超声影像引导下,观察骨折端复位情况,确认复位完成后,屈肘90°后极度外旋,实施外侧穿针。完成外侧穿针后,稍伸直肘关节,使前臂处于中立位,屈肘20~30°,将探头纵向放置于鹰嘴和内上髁连线的平面上,紧贴内上髁骨面,在尺神经沟位置探测尺神经,观察其在超声下表现,一般为椭圆形低回声信号。将克氏针刺入肱骨内上髁骨皮质,通过超声探测,对进针点位置进行确认,要注意避免损伤尺神经,确认无损伤后方可钻入克氏针。若超声辅助下外侧穿针不顺利,可尝试先行内侧穿针固定,实施内侧穿针,骨折断端相对会比较稳定。钻入克氏针之后,利用超声对克氏针、尺神经的位置进行再一次探测,探查尺神经和固定针的具体情况,确保没有发生损伤。最后实施无菌敷料包扎固定,用石膏托固定上肢,完成手术。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测、吸氧、补液治疗,观察其末梢血运、手指感觉及运动功能。术后用石膏固定肘关节3~4周方可取除石膏,术后6周拔出克氏针,术后2天可开始实施手指功能锻炼,待石膏拆除后可开始实施肘关节功能锻炼。如果患者存在肘关节屈伸受限情况,可为其实施康复训练[2]。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感染、神经损伤、并发症(断钉、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术后1月、3月、6月进行复查,为其实施肘关节X线片检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

1.4数据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

2.结果

40例患者伤口均在Ⅰ期愈合,没有患者发生感染、神经损伤,无断钉、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行肘关节X线片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固定坚强,40例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24周,平均为(12.8±6.5)周。

3.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致病因较多,常见的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摔倒等,治疗方法有石膏固定保守治疗、手术治疗[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4]。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但术中需实施十几次甚至三十几次的透视,监测骨折复位情况及克氏针的位置,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损害,且该方法也存在较大的神经损伤风险[5]。超声辅助下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能准确探查骨折复位情况,清晰显示尺神经位置,有效引导穿针,从而避免尺神经损伤,提高穿针的安全性,保障疗效。

综上所述,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实施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凡,李明静,刘郁东,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6,32(2):94-96.

[2]梁龙芳,杨根,檀鲁健.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2-3.

[3]JiangH,WuY,DangY,etal.ClosedreductionusingthepercutaneousleveragetechniqueandinternalfixationwithK-wirestotreatangulatedradialneckfracturesinchildren-casereport[J].Medicine,2017,96(1):e5806.

[4]魏俊强,林静,金宇,等.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55-57.

[5]夏永杰,曹琳.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