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素质教育管理模式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3

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素质教育管理模式新探

傅薇

傅薇

[摘要]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实践,需要重点探讨高校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综合考虑素质教育工作的特点方式和内容,从知识运动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一、引言

素质教育既是一个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在特定的语境和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创新之举和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民族化和本土化。①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奥尔托加·加塞特(OrtegeyGasset1883-1955)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出:大学的教育应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文化传授;中世纪以前,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这使得大学越来越多地重视科学教育。到19世纪,大学已把专业教育这颗大学唯一的种子演变为一项巨大的活动,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2.专业教学;3.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奥尔托加严厉地指出,“这样的变更更显然是有害的,如今的欧洲正在自食其果。造成目前欧洲形式动荡的原因,事实上是由于普通的英国人、普通的法国人和普通的德国人没有文化修养,他们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关世界和人类的基本思想体系一无所知。这样的普通人是属于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而且既原始又落后,与他们自身存在的既现代又冷酷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②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使我们不得不加紧反思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否则,就有可能重蹈西方的覆辙,陷入历史的泥淖。

中国的素质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先秦,孔子就以“六艺”来教育培养学生,既包括知识造诣,又包括道德熏陶,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本科教育曾一度以专才教育为主导,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受到普遍的忽视,而且这种价值取向至今仍有影响。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此,既不应该在理论层面对大学的办学宗旨作随心所欲的曲解,也不应该在时间层面推行顾此失彼的教学活动。探讨大学推行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已然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的管理理念

“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是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知识运动来进行探讨的一种管理模式。抽象而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可以看作是:传授——接触——吸收与内化——创造性地外现,这样一个过程。

(一)传播——接受阶段

这个阶段是外部的客体信息即文化素质教育的素材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创造活动系统,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活动系统主动接受外部信息的双向运动过程。即人在实践中通过认识客观事物,对客体信息进行接受和理解。

(二)接受——吸收内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思维系统对外部的教育信息变换存储阶段。外部客体信息通过输入接受的环节,便进入了思维创造活动系统变换储存的内化活动阶段,也就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信息逐步内化于受教育学生的思维的过程。外部课题信息是不可能毫无变化直接存储于人脑思维活动结构的。它必须经过信息载体形式的变换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即舍去客体信息外在结构的存在形式,转换成适合思维信息结构的某种特定的载体存在形式,诸如思维观念、意象、语言等思维存在形式,才能在人脑思维信息活动结构中得以存储下来。具体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而言,这个阶段发生在学生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始相接触的阶段。

(三)吸收内化——创造性外现阶段

这个阶段是思维系统新旧信息变换处理的加工创造阶段,是主体思维系统进行创造活动的重要阶段。从信息论意义上将,也就是存储于人脑意识领域(包括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各种新旧思维信息进行变换加工处理的制作活动阶段。这些存储于人脑内部的新旧思维信息在特定的思维运动能力的驱动下,被充分调动而激活起来,按照一定的思维活动具体形式进行加工重组的创造运动。这个思维信息创造过程可以采取诸如经验思维创造活动、抽象思维创造活动、形象思维创造活动和灵感直觉思维创造活动等不同的思维活动形式而进行;它可以在显意识领域中进行,也可以在潜意识领域中进行,或者在二者相互贯通的层次上进行。总之,它是一个思维信息自由灵活创造的高级复杂过程。

所以,“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的管理理念是在把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看作一个知识传播的连续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前端控制就是要在文化素质教育的“传授——接触”阶段开始之前对整个过程进行预设和规划,以控制整个素质教育的全过程,达到我们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事实上,在一个大学教育的周期开始之时(也就是大学新生入校之时),就为素质教育的启动提供了机会,而且素质教育的实施可以在大学教育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来体现。主张文化素质教育的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与大学的使命是分不开的。

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前端控制”

“前端控制”在应是处于文化素质教育第一阶段的开始,在时间上应与一个高等教育周期开始的时间吻合。很多大学在专业课设置的时候考虑过如何分配大学四年的时间才是最有利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于是采取这样一种设置方式,第一学年教授基础课、公共理论课,第二学年教授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教授专业专门课,第四学年安排数量有限的专业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爱好选取数量上非常有限的课程,既能照顾到需要花很多时间求职的同学,也满足了哪些希望准备继续在国内外深造的同学对时间上的需求。这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实事求是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安排方式。因此,大学在安排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时,应该将其课时的分配与本科教学进度相结合,而不应该脱离它,更不能与其背道而驰。

在前端控制中,应该考虑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对象范围。实施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有很大的互相渗透的部分,但是各有其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文化素质教育要有普适性,能体现大学的特色和传统。如果仅仅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来完成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就可能有失偏颇。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的对象范围要包括在校学习的一切学生。这既是大学公平教育的体现,也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国际声誉和世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前端控制应该确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所要传递的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设立,使得各个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的学校开设了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的选修课程,但总的看来,大多数课程的开设还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③,开设的课程门类比较零散杂乱,这些课程在本科课程体系中,数量上比重较小,地位上属于选修课,时间上是占据不那么重要的区段。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属于可有可无,不那么重要的一类。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构建整体优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尤为迫切的。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前端控制就是其中的“预”,但最终是否能“立”,在做好前端控制的基础上就要依靠“全程管理”了。

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全程管理”

全程管理与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分不开的,不同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管理的不同方式和效果。体制方面,管理机构的归属各地不一:一、管理机构附设在教务处,人员和业务归口于教务处。二、将专业教育以外的教育如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归于学生工作部门,人员和业务直接设置在学工部们。三是成立专门的常设机构,直接隶属于学校领导。四是成立专门学院负责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而言,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第四种,即成立专门学院负责文化素质教育。比如北大的元培学院,中大的博雅学院。但这种方式的实施有较高的门槛,因此,目前较多的做法是第二、三种,或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

对素质教育全程管理的构想:

(一)在前端控制阶段,首先进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摸底、分析和编组。

大学新生入学以后,由学校专门的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可以运用问卷调查或者摸底考试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兴趣点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基础性问题。在进行大学新生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求知态度和学习习惯进行分析归类。在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后,对学生进行多维编组,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能力甚至性别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分层次教学的需要,形成文化素质教学班,做好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组织。

(二)在传播——接受阶段,要做好学习目标的设计。

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各个不同的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教学方案,并具体到应该完成多少个学分。在设置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时,国内绝大部分大学都采用了根据学科分类进行课组设定的方式来组织课程,但是若干课组建立之后,怎样在人力和物力资源包括学分、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突出重点,纲目分明,避免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和方法的形式主义通识教育,是特别需要加以重视和考虑的。也就是说,课程的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以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如何跟上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定要求,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现代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性质和定位决定它具有不同于普通职业学校的育人标准与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实现这一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的文理基础,特别是一个共同的人文知识基础。因此,在大学教育的通识教育阶段,要注意文理搭配,比如为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添加自然科学的课程,为理工科的学生配置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为大学生接受完善的教育,促成均衡发展创造可能。

(三)在文化素质教育的三阶段实行规范化管理。

首先,是要严格要求。要将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到必修的地位,避免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不重视和部分教师的想重视而无法重视而遭遇的“选修课命运”,即上课之时爱来不来,考查之时得过且过。其次,是建立素质教育学习档案,使全程管理有据可查。素质教育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所以对于学生参加的一些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形式的素质教育,更应该力求规范管理。信息化的校园环境使得为学生建立电子化的学习档案提供了可能。建立电子化学习档案,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系统能够首先自动记录电子文件的生成、办理等过程的工作背景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将那些以第二、第三课堂形式出现的素质教育的过程真实地记录在案。当需要提取学生接受素质教育情况的资料时,能够调阅电子文件齐全的背景信息,为素质教育的评价反馈具有了真实的依据。最后,实施有效的评价。素质教育评价所采取的程序、方法、标准应该面向全体而不是某一部分学生。在进行评价时,既要重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包括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要重视每个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此外,素质教育的评价应该坚持赏识教育的方向,多实用鼓励性的话语,有助于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素质教育的评价应掌握互动性原则,即评价者与被评者可以实时交流协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评价促进素质教育质量的目的。

注:

[1]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辨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24-33.

[2]奥尔托加·加塞特(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1,50-51.

[3]王锦贵.略论高校素质教育[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邮编:510450;华南理工大学,邮编:510006。

(责任编辑刘华山)

本文受到2011年度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11ZZ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项目批准号:11JDSZ3076)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