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成药的规范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论中成药的规范使用

盛卫星

盛卫星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201299)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012-02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中药方剂组方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处方标准制成的一定剂型的成方制剂[1]。中成药的应用历史悠久,由于其用途广泛、疗效确切、服用携带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药治本的思想,而倍受人们的青睐[2]。但目前临床中成药品种繁多,成分复杂,以及一些使用上的误区[3],使用不当将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浪费医药资源、加大医疗负担,甚则导致中医优势失色,给中医事业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就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1辨证施治,对证用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组方制成的成方制剂。中成药是遵从“方从法出,以法统方”的原则制定出来的,针对某一证型,体现某一治法[4]。因此,要合理运用中成药,就必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对证用药。因此中成药选用,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才能有的放矢,做到“药证相符”,方能保证疗效。有些医生对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缺乏了解,套用西医的诊治方法,临床但见某一病,即“对症用药”[5]。殊不知若不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疗效往往适得其反。感冒一病即有风寒、风热、夹暑、夹湿、又有伴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区别,临床治法用药各不相同[6]:风寒感冒应选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药,如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丸、感冒软胶囊、正柴胡饮颗粒、伤风感冒冲剂等,若用辛凉解表药则可加重病情而致拖延不愈;风热感冒应选用辛凉解表、祛风清热药,如维C银翘片、银翘解毒丸(片、胶囊、颗粒)、板蓝根颗粒、桑菊感冒片、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清开灵胶囊(片)、清热解毒口服液(片)等,若用辛温解表药可致热邪不解,咽喉肿痛加重。因此临床使用中成药必须辨病辨证施治,对证用药,否则就会出现用药不当,药不对证,甚至延误病情,发生严重后果。

2剂型多样,辨证选用

中成药有多种剂型,临床上必须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致病因素及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剂型,以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7]。一般来说,急证、重证宜选注射液、口服液等速效制剂,此类中成药吸收快,奏效迅速;慢性疾病宜选用延效制剂,如丸剂、缓释剂,因其内服后吸收缓慢,作用持久;但比丸剂、片剂快。膏剂以滋补为主,其作用缓慢,适用于久病体虚者。治皮肤黏膜疾病则应使药物在局部充分发挥药效,宜采用外用剂型,如膏剂、擦剂及涂抹剂等。骨伤科疾病、外科、妇科及皮肤疾病,可以选择外用剂型和口服剂型配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合理应用服药时间

中成药的服用时间和服用方法是确保疗效的重要环节[7-9]。目前,中成药的服法简单,多是不拘情况一律早晚温开水送服,少见特殊医嘱。其实科学的给药时间,合理的服用方法,既可使药物产生最大疗效,又能减少药物用量,还可降低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清晨空腹宜服催吐药、利水祛湿药、补阳药。四神丸等宜在天亮前服用;金匮肾气丸、壮腰健肾丸等滋补肾阳的药物应在清晨空腹服用。滋补药在饭前服用,如六味地黄丸等;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顺气消食的药物山楂丸、保和丸等,宜在饭后15分钟服用;治疗肝、肾、胃疾病的药物,宜在饭前20分钟服用;驱虫药在空腹时服并忌食油腻。

4注意服药方法,配合使用引经药

根据中药归经理论,引导药物吸收,到达机体某一系统的组织或器官,增加疗效。如用生姜汤送服中成药,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呕吐、腹痛、腹泻等症;藿香正气丸用姜汤送服,以温里寒、和胃止呕;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及妇女血虚经闭和产后诸证时,用黄酒或白酒为引,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治肾阴亏虚证时,用淡盐汤送服,取盐的咸味而引药人肾;服用润肺止咳或润肠通便药时,用蜂蜜调水服用中成药,润肠通便之功效;服用某些滋补药时,用姜、枣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可增强滋补之功效;故临床使用中成药时不可忽视引经药其独特的药用价值[10]。

5遵守服药禁忌

服药禁忌,是指服用中成药的特别注意事项,是人们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主要包括两方面[11]:一忌特殊人群;二是饮食禁忌。

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功能不良的患者,应合理调整用药方案。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参照儿童年龄与体重相应的对照量表选择相应药量。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孕妇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用药严格遵循妊娠禁忌,妊娠慎用的用药原则。凡是毒性强、药性峻烈、破血逐瘀、通经、行气破滞、辛热滑利有碍胎气的中成药均属禁用或慎用范围。如:大活络丸、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

服药期间遵守饮食禁忌。否则会导致服药无效,甚至使病情加重。根据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也有所不同:如寒性病服温热药时,忌食生冷食物;热性病服清热凉血、滋阴药时,应禁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和酒类;服解表透散药时,宜少食冷及酸味食物,因其具有收敛作用而影响药物解表透散功能;服含有人参的中成药,不宜吃萝卜,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作用,而人参是补元气的药物,二者作用相互抵消。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服药时还忌以茶代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能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盐等起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影响疗效。

6合理联合应用西药

目前在临床上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极为普遍。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必须谨慎,为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成药和西药要间隔l个小时服用。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应该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规律。中成药和西药配伍不当,有时候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还会引起不良反应。或产生沉淀,不易被吸收,反而影响药物疗效[3],如四季青片与利福平不宜同时服用,二者联用可结合生成鞣酸盐沉淀物;或产生络合物[12],妨碍吸收,牛黄解毒丸不能和洋地黄联合使用;或产生毒性,引起疾病乃至危及生命。临床应当避忌,切勿联用。有些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如果联用同类西药,造成了重复联用[13],危险性就大大增加,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4-15]。

7注意中成药的毒副反应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成药无毒副作用,或者认为中成药不良反应小,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可以长期使用。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中成药成分复杂,其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多肽等大分子物质可作为半抗原而诱发过敏反应,如黄连上清丸可引起过敏、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双黄连注射剂可引起药疹、药物热、过敏性休克。有些药物服用时间过长可造成肝脏功能损害。如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冰硼散、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长期服用可出现慢性汞中毒症状。长期服用甘草可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大剂量服用人参致中毒可引起心悸气喘及呼吸抑制等危象。所以,使用中成药时一定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且,应按病情所需要的疗程服用。不可随意延长服用时间,以防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是多环节的,忽视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针对目前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用药实际制定出中成药的使用指南,加强业务培训,鼓励西医医师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知识,为西医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理论支持。中成药的应用应坚持辩证论治为基础,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充分了解中成药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重视配伍禁忌,合理配伍用药,才能充分发挥中成药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建民.中成药说明书的现状调查及修订建议[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263-265

[2]刁红星等.我国医院中成药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4-16

[3]肖随安.门诊西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分析及对策[J].光明中医,2014,29(2):403-404

[4]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

[5]关玉琴,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3):61

[6]黄伟,感冒的分类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J].首都医药,2013,(7下):79-81

[7]马永利.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增):106-107

[8]任玉庆,中成药的剂量用法与疗效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1998,9(4):361-362

[9]冉建新.常用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初探[J].中医中药,2009,16(17):88-89

[10]张加雄,浅析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7-38

[11]肖保国,中成药服用方法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0,31(7):904-905

[12]温汝芳.对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及进行药学监护的策略探究[J].求医问药,2013,11(5下):145-146

[13]张力,糖尿病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与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期)

[14]周毅.合理使用中成药[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0):84

[15]戴小慧.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中国药房,2008,19(15):119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