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卢雪玲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林百欣中学卢雪玲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有着特殊的功能。但传统实验教学偏重于实验现象的认知、基本原理的验证,忽视了能力培养,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实验教学这一资源的利用也显得滞后。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着素质教育,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捕捉瞬间现象,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过程。化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观察到的客观事实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实验结果,形成理性认识。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活动的前提,培养观察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极为重要。一般应要求学生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如物态变化、能量变化、颜色变化等,结合实验步骤做全程观察。还要求学生能捕捉瞬间的现象和细微的差异,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学生有了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提出新鲜的问题,才有特殊的见解。

例如,在演示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实验时,要结合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某一瞬间的现象,如果学生能够观察到加压后这一瞬间的颜色变化,就能够与平衡时做出正确的比较,就能够进行平衡后与加压前的比较,就有可能提出新问题。由于化学实验有着多维性,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着广阔的空间。

二、增强趣味实验,激活创新动机

兴趣是动机的心理成分,是形成学生好奇心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化学趣味实验由于其操作简便而实验现象又常常出人意料,有魔术般的魅力,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认识问题的氛围中。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能够激活其创新动机,有了这种动机,往往就有了创新灵感。因此在中学化学演示实验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学习、生活和科技知识为素材,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实验,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一旦产生创新动机,通过引导和激励,学生就会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进一步探索,这无疑对培养创新能力有很大益处。

例如,在学习金属铝时,我们增加了铝片“长白毛变牙刷”的趣味演示实验:用一片食指大的铝片,先用浓NaOH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然后放置在Hg(NO3)2溶液中浸一会儿,取出露置在空气中,几分钟后,铝片表面就长出约1cm长的白毛,像一把牙刷。象这样的趣味实验在中学阶段很多,增加这样的实验既不会影响原有的教学计划,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三、改进演示实验,拓宽创造思路

教材的演示实验是前人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改进而来的,它一般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直观性和安全环保性。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实验也存在着缺点。通过对这些演示实验的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直观性等,还可以为学生做出表率,使学生不迷信权威,积极开动思维,大胆评价演示实验。改进现有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使学生的思维既不受定势束缚,无拘无束地发散,又能以原型实验为参照,聚合发散思维,做到发散与回归的统一,拓宽了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例如,在进行铝热反应演示实验,可操作性较差,镁条较难点燃,如果改用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作为引燃剂,利用两者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引起铝热反应,则可以使该演示实验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因为引起铁粉和硫粉的反应非常容易,只要用一根玻璃棒灼烧后接触到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即可。

四、开展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想象力

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目的和供给的药品及仪器,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确定实验步骤、选择合适仪器和试剂、组成正确装置。实验设计不同于实验改进,没有原型可参照。学生设计过程思维呈现多样性和发散性,设计结果往往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多种多样的方案。通过对各种方案的评价比较,选择出最佳方案。在实际操作上,可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一些容易进行的实验,可处理为分组实验,让学生边设计边实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

例如,实验室有丢失标签的四种无色溶液:氯化钠、氯化钡、亚硫酸钠和硫酸,现只有紫色石蕊试液,试设计实验把它们鉴别开来。设计的结果多种多样,主要有两种方案,其一是先检出硫酸,再用硫酸做试剂,另取三种溶液的试样进行鉴别;其二是用石蕊加到四种溶液的试样,鉴别出硫酸,再用红色的硫酸和石蕊混合液加入另外三种溶液的试样。可见设计结果表现出思路不一、思维发散。一些较复杂的设计可先布置学生准备,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与他人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再通过教师的综合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由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演示。例如,设计金属镁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的实验较为复杂,可先看实验设计方案后,实验员及教师有所准备,再经讨论,找出最合理的方案进行演示。不管操作层面上如何,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特别是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五、自己动手,提高探索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来源于感性认识,来源于丰富的想象力。化学实践、化学实验是获取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科学,身边处处有化学,生活时时有化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家庭的材料进行各种小实验。

例如,利用常见药品碘酒、矿泉水瓶来检验牛奶粉是否掺有淀粉;利用直流电源和废电池的碳棒、食盐制作次氯酸钠漂渍液;利用矿泉水瓶和食盐水、蒸馏水、食醋来探究铁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以及腐蚀类型。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因地制宜,能进行的小实验是很多的。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研究,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学过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掌握实验知识为学生学会做实验,变学生被动实验为学生能动实验,不断改革,大胆探索,才能全方位挖掘实验教学功能。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化学实验教学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