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引领学生步入拼音教学的殿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让兴趣引领学生步入拼音教学的殿堂

杨宗才

杨宗才

(德峨乡弄杂小学,广西隆林533405)

摘要: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工具。要教好拼音,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拼音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笔者从注重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创设教学情景,让兴趣引领学生步入拼音教学的课堂;联系生活巧借儿歌,让学生的兴趣在儿歌的意境中得到激发;图音结合,色彩记忆,让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图、音美、色彩美中到提升;合作交流,优差搭配,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拼音的快乐等方面就如何抓好拼音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兴趣;引领;学生;拼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

抓好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教好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整合资源创设情景,让兴趣引领学生步入拼音教学的殿堂

单纯的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乏味的一种教学活动。长时间的纯拼音教学很不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创设轻松有趣的情境活动来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情境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翘舌音zh、ch、sh、r时,考虑到这四个声母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招待远方来客”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有四位远方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依次用多媒体播放四位“客人“,即头戴zh、ch、sh、r头饰的四个学生客人来了,我们要打招呼啊。今天这几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别,叫的时候大家要把舌头翘起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ch、sh、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请客人(多媒体人物画面的人物情景)进门,请进门的过程中又巩固了zh、ch、sh、r的认读)。在招待客人(多媒体情景画面)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chshr的认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读多练,轻松有趣地突破了翘舌音认读的难关,同时学生们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全班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步入了拼音教学的课堂之中,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联系生活巧借儿歌,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

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拼音的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拼音教学中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儿歌的意境中学习拼音,可以提高拼音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a、o、e、d、p、n、t、g”时借助顺口的儿歌“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形eee”、“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一个门洞nnn”、“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ggg”等。在教“i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又用儿歌:“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提高,拼音的字形就容易记得牢了。实践证明联系生活巧借儿歌进行拼音教学,能大大地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儿歌的意境中感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

三、图、音结合,色彩记忆,让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提升

多媒体课件有图文并茂、聚图音、色彩为一体等特点。合理运用课件教学能充分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例如在教看图读音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的案例。如教学单韵母ü时我把图上画着一条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在吐泡泡的图片用多媒体幻灯片播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单韵母ü有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答案:单韵母ü的发音和鲤鱼的“鱼”第一声相同。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的身子就像单韵母ü,红鲤鱼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两个小点。教学生学会比较,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还要自己制作其他普通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采用不同颜色制作图片、幻灯片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图音美、色彩美的环境中学好拼音。

四、合作交流,优差搭配,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由于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等的个体差异,学习汉语拼音时有些孩子领会得快,有的孩子接受得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我通常采取小组合的方法,让学生互教互学共同探讨。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四至六人为一个小组互读互教,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引导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后我还让优生带差生看物、看图读拼音,这样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又增加了优生学习课外知识的渠道,同时带动了差生,提高了差生拼读能力。实践证明,采取小组合作,优差搭配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享受到了乐趣,同时老师的拼音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借助“语境”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虽然a、o、e等字母他们基本未见过,但用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在儿童口语中是经常出现的。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化难为易,大大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基于这样的考虑,本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专门创设了“情境图”和“语境歌”。即将同一组字母纳入一幅精心构思绘制的“情境图”中,并配上琅琅上口的相应的“语境歌”。这样把字母放在一个小故事中进行教学,再配上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就能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美更是教学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在拼音教学的课堂里乐学,好学,让课堂教学受到更佳的效果,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更是笔者探究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庞彬、卢宝祥主编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第一版。

[2]乌美娜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0月第2版,2003年6月第4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