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包虫病的X线分析

/ 1

肺包虫病的X线分析

游剑雄1顿珠旺堆2央拉2李长松2扎西2

游剑雄1顿珠旺堆2央拉2李长松2扎西2

(1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524037)

(2西藏那曲地区卫生防疫站结麻科8521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342-02

肺包虫病是一种地方病,多见于畜牧业繁盛地区,但在沿海地区,随着部分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如喜养宠物,也可出现,若缺乏了解,则极易误诊。复习援藏期间收集的西藏那曲地区1999年经手术证实的三例肺包虫病X线平片,结合文献作一报告,以增进我们对该病的认识。

1病例介绍

1.1病史:

例1男,9岁,右胸膨隆半年。

例2男,30岁,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一年多。

例3男,23岁,咳嗽。盗汗一年多。5年前曾咳粉皮样物,就诊前外院诊断合并肝包虫并破裂、腹水。

1.2X线表现

1.3其它检查

超声:各例肺内均探及无回声区,前2例轮廓清晰,例3靠下病灶边缘欠清。Casoni皮内试验:三例均呈阳性。

2讨论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人吃了染有犬绦虫卵的食物后,虫卵在肠道内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或微血管中,随血循环达人体各部位。进入肺部即形成肺包虫囊肿,常见的部位为肝,肺约占15%[1]。肺包虫X线表现单发较多,也可多发,如例3。病灶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直径大小可1~10厘米,例1、2均较大,占据局部胸腔。以下肺、右肺多见。因属囊性,透视下形状可随呼吸改变,本组例1、2见随呼吸纵向伸缩现象,即“包虫囊呼吸征”[2],例3见贴心缘之囊肿随心脏搏动形状改变。少数病例见到囊肿内出现钙化,例1囊肿边缘见蛋壳状钙化(图1)。囊肿较大可推移附近肺组织,例2见推挤右主支气管内移位。对右下胸部的包虫,常与膈肌重叠,而难以区别包虫来自右下肺部或肝顶部[2]。据临床观察,肝右叶巨大包虫,不仅使膈肌抬高,而且可将心脏向左推移,而右肺巨大包虫主要在右侧胸腔内增长,几乎占满右侧胸腔后,始挤压纵隔,因之肺包虫罕有心脏移位者[2]。例1表现可印证上述观点(图2)。合并感染者边缘模糊,不光滑,如例3。

在X线平片观察到球形病变时,诊断上应想到肺包虫可能,与肺脓肿、肺结核瘤、周围型肺癌、肺囊肿等鉴别。肺脓肿临床症状较重,脓肿周围可渗出灶明显,肺纹理增强明显。肺结核瘤一般较小,周围可见卫星灶。周围型肺癌一般发生于中年以上,边缘多有分叶、毛刺。肺大泡合并感染可见液平,壁菲薄均匀,直径较小。周围型肺囊肿可见液平,壁薄均匀,常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现在CT[3]、MRI[4]、[5]对此病报道较多,诊断价值也很高。

如CT对于观察病变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别是囊壁破裂后的一些征象如“水上浮莲征”,优于普通X线。MRI有如下优势:定位、定性更加准确,结构观察更加清晰,解剖空间关系显示更佳。如对囊壁、囊液性质的判断。

因此,X线诊断思路应结合牧区生活史或畜牲接触史,CT,MR,超声检查,卡氏试验,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02.

[2]徐明谦.包虫病的X线诊断(附700例临床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0,14(2):96.

[3]艾尼瓦尔·那斯肉拉,祖木来提·吐尔逊.新疆肺细粒棘球蚴病X线、CT征象分析(附12例报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8).

[4]刘建军,秦弋,臧建华.肺包虫病的X线及MRI的诊断与对照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4):225-227.

[5]孙戈新,王建光,王淑梅等,肺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及误诊分析.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5,5(13):2425.

图1右肺中部巨大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阴影,

右主支气管受压内移位

图2右肺中下部阴影占据中下部胸腔,心脏无明显移位

左肺多个包虫囊肿,靠下的边缘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