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输液主要安全隐患的探讨

/ 2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输液主要安全隐患的探讨

李广珍曾子华徐春华黄春英宋金德

李广珍曾子华徐春华黄春英宋金德(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518029)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护理医疗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输液安全;分析

在输液室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有相当多潜在或明显的护理风险,对各种护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护理风险,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1]。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病人,绝大多数静脉输液患者是老年人和小孩,医疗输液安全尤其重要。因此,在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建设前提下,对我院社康中心护理医疗输液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提高社康中心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具有促进作用。

1影响因素及分析

1.1社区护士准入制度执行难度较大

根据我院社康中心资料显示,社康中心整体护士人员结构不尽人意,大多数社康中心护士是中专毕业后未从事过临床护理工作或从事临床护理时间短、边做边申请办理注册的护士,这部分人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尤其护理技术操作更是生疏,不符合社区护士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过注册;②通过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③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2]。虽多次提出整改,收效不大,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也将会给医疗纠纷带来安全隐患。

1.2社区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操作能力欠缺或不规范

部分护士在治疗护理中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患者家属难于接受,容易引发护患纠纷;部分护士静脉输液时,事先把一次性输液物品大批剪开,暴露于治疗台或治疗车,容易被受污染,这样未能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将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1.3社区护士人员相当不稳定

由于社康中心护士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因此一段时间后就去寻求薪水相对较高的单位,造成护士人员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使原来的各种护理规范及技术的培训又得从头开始。因此,护士人员的不稳定给护理管理造成了一定困扰,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1.4在输液环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

一是药品种类繁多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根源[3]。部分社区护士,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不了解,病人出现了毒副反应不能快速地作出判断;二是老年上厕所无家属陪同,存在跌倒的危险;三是部分患者擅自调快滴速,造成身体不适或不良反应;四是输液注射单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清,患者姓名、药名难以辨认,甚至可能存在用法或剂量不对的现象,护士在查对时稍有不慎容易出现差错;均易造成医疗纠纷。

2讨论

静脉治疗是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护理纠纷[4]。有报道,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5]。因此,为了尽量消除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发生,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2.1强化依法行医意识,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性

医护人员要学好法律,更重要是用好法律,有意识要有行动[6]。尤其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出台后,中心管理者要严格执行社区护士准入制度,同时加强变更职业注册范围的管理,消除社康中心诊疗规程上“超范围行医”法律风险;指导护士在中心护理医疗输液治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法制与技术操作规范学习,不能光做不记或光说不记。及时认真做好输液治疗护理记录,而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原文件,特别是在涉及到医疗纠纷时,它是支持医院及医生、护士公证地评价事实的最关键的证据[7]。成为决定自己在医疗官司中命运的重要证据。

2.2强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命,直接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忽视了医疗质量,也就是忽视社会效益[8]。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9]。目前社康中心护士人员学历与职称较低、兼职多,为患者提供方便、舒适、快捷、安全、科学、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一是“按号入座”是对现有的社康中心护士针对性有计划进行“静脉输液的程序应用、感染控制、并发症预防、安全防护等”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学习,采用回院等方式,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社区护理工作更规范、更严谨,减少和消灭差错事故,从而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2.3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输液环节科学性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效益[10]。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质量管理的标准是零缺陷[11]。一是及时对新药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配伍禁忌动态,避免盲目配伍尤为重要;二是加强输液不良反应观察,如滴管内出现变色、浑浊,应立即夹管停止输液,立即更换输液管及液体,坦诚地向患者作解释,并告知患者配伍反应药物未进入人体,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理解,避免矛盾的产生;三是做好输液流程“接单核对、摆药、加药、告知、输液、健教、巡视观察”7个环节工作,严格把好输液每个环节。现中心目前仍以手工书写输液单为主,为了避免差错的出现,一方面与医生做好沟通,使其尽量书写工整,另一方面我们护士也应认真做好查对,控制和纠正不合格输液注射单,减少差错发生。同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查对,确保患者补液安全。四是对没有陪护的老年病人如厕不便时护士陪同前往,避免跌倒、输液针滑脱等意外的发生;五是温馨提示,在醒目位置张贴“输液须知”、“输液流程”和“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让病人一目了然,使患者共同配合,保证输液安全。

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增强工作责任心,采取有效输液环节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无茵操作原则及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绝不能违反专业技术规范及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从而保证患者的医疗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单明英.护理风险管理在输液室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8月综合刊,2010,19(2):300-301.

[2]鲍勇,孙晓明,武桂英.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手册[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47.

[3]吴绪锋,马丽莉.门诊输液室的风险识别与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5,22(12):152.

[4]李欣欣,刘仲梅,张全英,等.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吉林医学,2006,27(2):170-171.

[5]卢人玉,彭玉.静脉输液护理存在的问题及举证责任倒置的思考[J].现代护理,2002,8(11):865-866.

[6]陈云芳.病历修改欠规范、医方亦担责[J].中国社区医师,2010,26(总第405):24版.

[7]田丹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M].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A):66.

[8]曹玉芬,杨燕.加强医院自律与维权、防范处理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7):70.

[9]陈华,郑晓蕾.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及执行状况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A):93-95.

[10]宋永胜,崔军.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科室安全和谐全面发展[J].现代医院管理,2010,8(5):50-53.

[11]李峰.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6,24(6):54-55.

(收稿日期:201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