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作用及其在慢性鼻窦炎多途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作用及其在慢性鼻窦炎多途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孙美玲

山东省莱阳市中医医院山东莱阳265200

【摘要】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作用及其在慢性鼻窦炎多途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临床症状,特别适用于不适合采取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慢性鼻窦炎;多途径治疗;应用效果

慢性鼻窦炎属于常见耳鼻喉科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较高,其主要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患者鼻黏膜炎出现病变所致[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获得推广,但由于许多患者对手术不耐受,因此,必须采取药物治疗。目前,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局部糖皮质激素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属于抑菌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作用及其在慢性鼻窦炎多途径治疗中的应用,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与我院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排除先天性纤毛运动障碍、囊性纤维化、免疫缺陷、严重脏器疾病、哺乳及妊娠期女性,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9.5±2.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1.3)年;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2.5)岁,病程2~3年,平均病程(2.5±1.5)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较为相似,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生产企业: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61),每次0.457g,每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生产企业: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44)每次25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3]

采取VAS评分量表对患者病情主观感受进行评分,该量表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病情对患者工作和生活影响越大;采取鼻内镜对患者脓涕、水肿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Lund-Kennedy评分系统对患者检查量化进行评分,每侧评分4分,两侧共计8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脓涕、水肿情况越严重;对患者两侧进行鼻窦CT扫描,扫描部位含前窦、窦口鼻道复合体、蝶窦、上颔窦、前组筛窦及后组筛窦,每侧评分为12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炎症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n=50)治疗前:VAS评分(7.38±1.65)分,Lund-Kennedy评分(5.38±0.67)分,鼻窦CT扫描评分(8.18±1.57)分;治疗1个月VAS评分(4.10±0.23)分,Lund-Kennedy评分(3.10±0.63)分,鼻窦CT扫描评分(5.15±1.45)分;治疗3个月VAS评分(2.65±0.56)分,Lund-Kennedy评分(2.87±0.53)分,鼻窦CT扫描评分(3.45±0.55)分;观察组(n=50)治疗前:VAS评分(7.55±1.57)分,Lund-Kennedy评分(5.45±0.65)分,鼻窦CT扫描评分(8.30±1.40)分;治疗1个月VAS评分(3.30±0.35)分,Lund-Kennedy评分(2.01±0.51)分,鼻窦CT扫描评分(4.11±1.20)分;治疗3个月VAS评分(1.50±0.43)分,Lund-Kennedy评分(1.33±0.52)分,鼻窦CT扫描评分(2.35±0.4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鼻窦炎主要指患者鼻窦出现慢性化脓性炎症情况,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涕增多,鼻腔内出现黄色、黄绿色黏性脓液,伴随着明显臭味,并向咽部倒流。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出现头痛、鼻塞、多痰、嗅觉障碍、呼吸障碍等症状,且对患者视力、精神、记忆力均造成损害[4]。近年来,慢性鼻窦炎发病率逐年上涨,据相关资料统计[5],其全球发病率已上涨至15%,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由于鼻腔属于呼吸道门户,环境因素很容易对病情造成影响,因此,慢性鼻窦炎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多以抗炎症、抗感染治疗为主,而手术治疗虽能保证患者鼻窦、鼻腔通常,但不具备抗炎症、抗感染功效。加之鼻窦黏膜属于不再生组织,如术后患者出现瘢痕情况,很容易导致窦口引流不畅,术后效果难以保证。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控制感染,消除鼻腔水肿情况,且对鼻腔纤毛系统功能也有一定改善效果。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类衍生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常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6]。其中克拉霉素属于红霉素衍生化合物,在肺炎支原体、革兰氏阳性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其化学结构与糖皮质激素有较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杀菌的同时还拥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发现,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拉霉素)治疗后,患者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时,临床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宋岩,白伟良,季文樾等.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临床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23(8):357-358,363.

[2]沈伟芳,李玲.克拉霉素联合鼻腔局部用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0(5):128-130.

[3]谢希翔,蔡运杆,杨国勇等.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7(5):49-50.

[4]唐隽,李源.082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对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病的抗炎作用[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16,26(2):103-106.

[5]刘东芹,林海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炎症作用及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7,31(18):2467-2469.

[6]吴延涛,封彦蕾.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144例[J].现代中医药,2015,29(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