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强规范有效降损保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临时用电强规范有效降损保安全

刘耀凯

(国网河南西平县供电公司河南西平463900)

摘要:作为豫南水稻主产区,农忙时节农用抽水任务繁重。现有电网基础薄弱,无法满足供电需求,农户私拉乱接又有安全隐患,临时用电欠规范。针对这一问题,电网企业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改造配电网,达到了降低线损,确保安全,群众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规范;线损;安全。

一、具体问题描述

1.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辖区内沟、塘缺水严重,政府投资水利项目力度大。截止目前仅政府投资打井1400余眼,均未架设线路。局农网机井通电项目几乎未列计划,群众出资无着落。为了抽水、群众有的从自家居民用电私拉乱接,给安全用电带来隐患。

2.王店乡农网改造工作积极,多为一期项目,加之该乡属丘陵地带,用户居住散乱,台区布点多且多超半径供电。为保居民用电,大部分村庄为两线供电,三相负荷无法调平。加之配变容量小,在农用抽水季节、大负荷造成设备经常烧坏,配变各级保护设备失去作用,维修资金缺乏,经常导致配变烧毁,供电服务压力大。

3.临时用电大部分抽水电机超5.5kW,无功功率大,没有采取分散补偿,加之线路长、线径细、末端电压低,导致台区线损过高,农电工在高峰用电时抢修任务重,无精力投入管理。有些跑、冒、滴、漏无法控制,造成单位效益差,职工干劲不足,思想有包袱。

4.由于电网建设滞后,而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用电迫切,临时用电又涉及农民利益,政府投资不配套,很多问题都集中在供电所,抓好临时用电管理乃是当前供电所重中之重的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做法

1.及时将问题反映到局领导决策层面,建议新建110kV变电站1座减小10kV供电半径。利用县供电公司基建资金,解决部分10kV线路卡脖子问题,根本解决10kV压降问题,确保配变出线端电压合格。

2.合理布局电网,加大农网投资力度,尤其是利用农网机井通项目,盘活临时用电电网结构,争取做到电业局投资10kV线路及配变,政府投资水井,群众集资配电线路,谁积极优先安排农网机井通电项目。

3.鼓励“谁投资,谁受益”,群众自筹资金,供电所零利润施工,安装农用临时抽水专变。简化手续降低成本,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由供电所一口对外。实行内转外不转业扩报装手续,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投资解决实际问题。

4.加大原来台区维护投资力度,为避免重复投资、建议将原配变出线按高标准更换,配电柜按新型农用综合配电柜设计。加大台区轮换力度,并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经常进行三项负荷调平,对临时用电必须安装末级保护装置,在高峰负荷时采取错峰或轮流开启大功率电机,确保配变不烧毁。

5.多与政府沟通,力争使政府对水利投资延伸到电力方面,并加强宣传,争得群众理解。供电所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考虑自身经济效益,才能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6.通过多方论证,并经实地考查,县供电公司已基本同意在王店乡建110kV临时变1台。前期工作已开展,土地租用已协调好,通道正在清理中。已经对原10kV主干10余公里50mm2导线更换为150mm2,计划在6月底前投入使用。

7.严把临时用电报装关,实行所长抓全面协调,副所长、营销员实地核准,台区管理人员根据台区容量把好安装关。及时进行负荷调控,对于线路超长,末端电压无法保证抽水的,建议用户采取其他措施。实行上下联动,确保能用上电的保证用电,不能用电的向群众宣传解释到位,避免群众上访。

8.争取在大负荷来临前对涉及到农用临时用电的台区加快技改投入,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更换导线,实施负荷增容轮换。现已列入计划,部分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9.深入台区调研,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对有农用抽水的台区,结合往年线损实际完成情况,合理制定线损指标,确保职工利益,最大限度地降损增效,做到绩效考核与实际相符、不脱节。

三、效果和经验

1.要想彻底解决农村临时用电问题是一项长期工作。作为目前的各种办法均是加大设备投入,从技术上改变原来的低电压、弱电网。这一做法短期内存在的问题是投资大、收益慢,但从长远来看是降损增效的根本。

2.只有电网坚强了,员工才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管理,针对季节高峰用电时,加大营业普查力度,深入开展夜查、定期查、走访用户,同期对比。针对典型台区、采取帮扶,真正解决职工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各项指标接近理论值,做到降损又保收入。

3.针对农民临时用电困难、安全风险大等诸多方面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尽量避免群访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开展安全巡讲,指导帮助群众杜绝使用地爬线、拦腰线、破股线。规范用电,安全用电、人人有责。

通过以上各种工作方法,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供需矛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职工的收入得到有效保证,同比有较大提高。农民用电难、末端电压低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降低了安全风险,群众信访工作得以控制,各项工作步入良性运转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