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临床路径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李素荣

李素荣(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313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299-02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102例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52例,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对症组50例子,给予整体护理,出院前对2组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表及满意度表调查。结果实验组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实施到优质的护理中可以提高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抑郁症护理

临床路径是按照某一疾病的预计住院天数,制订标准化工作流程,将医疗护理行为进行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1-2]。2009年国家卫生部发布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笔者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2011年临床路径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的应用情况进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纳入标准:符合CCMD-3诊断标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HAMD(17项)评分≥17分,并且首次发病住院,年龄≤60岁,入院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头颅CT、视频脑电图等多项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以本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52例,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其中对照组50例,两组之间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由医生、护士、行政人员、医技人员组成,并组织相关培训。实验组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接受治疗和护理,分别在入院后当天及第2、第3天、4-7天、2-3周、4-8周评估一次。内容包括:安全检查,严密观察言语、行为、表情变化及心理状况,有无自杀、冲动、外跑等不良行为,做好心理护理,按分级护理要求做好巡视及相应记录工作正确执行医嘱,做好各项检查前准备和检查后护理,严格检查服药情况,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组织参加工娱活动,训练病人良好的行为,协助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在表单中完成的项目上划“√”,未完成者打“×”。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出院前对2组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表(分为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及满意度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调查。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

表1: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χ2=5.748P=0.0165,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χ2=4.122P=0.0423,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医疗规范化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3]。目前在美国约有60%的医院应用临床路径[4]。我院自2011年对精神科中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疾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对首发抑郁症的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的护理工作情况报道。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抗抑郁的药物也种类繁多,使用临床路径管理可以使得医疗和护理的工作质量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52例实验组及50例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分析,提示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临床路径管理使得护士对所有记录采用了打钩的形式,减少护理文书的书写,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形式,密切了医患关系,使得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患者进行交流,能够主动、预见性、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护理及治疗,住院患者对自己疾病和康复有了时间概念,提高了患者对住院治疗的依从性,并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很好的了解,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同时也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总之将临床路径实施到优质的护理中,不仅提高了护理水平,并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可以为患者提高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2]磨琨,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170-172.

[3]王君,王晶,李蕾.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J].吉林医学,2009,30(4):377-379.

[4]KichinerDJ,BundredPE.Clinicalpathways(editorialcomment)[J].MedjAust,1999(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