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偏科”现象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中学生“英语偏科”现象之我见

顾蕾亚

顾蕾亚

摘要: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摆脱“英语偏科”,笔者开展了仔细的观察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因素如兴趣、思维定势和性格等是主要原因。结合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消除“英语偏科”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英语偏科”;兴趣;思维定势;性格;对策

作者简介:顾蕾亚,任教于浙江省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

初中英语新大纲明确指出:“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学好英语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数理化长英语短的学生却屡见不鲜。这着实让许多教师、家长为之烦恼。为了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偏科”现象,笔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因素如兴趣、思维定势和性格等是主要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对它们做了简单分析,得出几点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的数理化成绩出类拔萃,而英语却老是拖他们的后腿,致使他们总是在“中档区”蛰居不前。笔者曾对所教两个班级作过一次统计。A班65位同学中,有13位同学数理化成绩居年级前40名(全年级543人),而他们的英语成绩却无一人进入前40名。其中最好的也只位于第80名。也就是说,A班的“英语偏科率”为20%。B班的情况也相差无几。经初步计算,他们的“偏科率”约为21%。

这个现象确实令不少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头疼。那么,究竟是何原因造成英语偏科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产生“英语偏科”现象的原因

笔者认为首先是兴趣的问题。刚接触英语时,很多学生会觉得英语非常简单,所以往往会淡化对它的重视。在大多数“偏科”学生看来,那时的英语学习无非就是“死记硬背”。而对于抽象思维渐趋成熟的他们,已不满足于甚至不屑于机械记忆。他们不大愿意花时间背诵单词、短语和课文。长此以往,便造成了词汇的陌生。于是乎,课堂上搞不懂的地方就多了起来,课后练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考试也总是考不好。而越考不好就对这门功课越无兴趣和积极性。“各门均好,唯缺英语”的现象由此而生。

其次,思维定势的作用也是导致英语“偏科”现象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指出,“定势决定并影响后继的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它有时能促进问题解决,有时则会阻碍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初中生的心理还处在未成熟阶段,因此,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也就成了英语学习中“偏科”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学外语伊始的初中生们便经常借助已经学了六、七年的汉语来表达思想。这在汉语和英语一致的地方当然不会出错。但当汉语与英语的某些特点迥异时,如果还借助汉语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杖,就会出现错误。比如,学生经常把英语的吃午餐(havelunch)说成eatlunch,看书(readabook)说成lookabook,非常喜欢(likeitverymuch)说成verylike等。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表达“李雷昨天早上7点起床”时,竟说成“LiLeiyesterdaymorning7o’clockgetup.”很显然,他们受到了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第三,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讲英语时总夹带些许的方言。所以,尽管他们的数理化成绩很突出,但英语上的不如意却总让他们在英语课上、英语教师面前“矮人三分”。上课叫他们答问便面红耳赤,局促不安,声音细小,有时还结结巴巴。如有同学一笑,他们便索性缄口不言,英语学科不同于数理化,悉心解题即可。它是一门需要“开口”大胆交际的课程。可想而知,学习外语便成了这类学生的一个负担。

还有一些学生,数理化学得很好。为了顺利通过“大”考,便想凭“小聪明”找捷径学好英语,追求速成,试图一劳永逸。但当他们一旦碰壁,如有些单词难记,今天记了明天忘,有些语法结构复杂难学等,他们便又寻思着放弃学习。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究一筹莫展。所以,缺乏学习的意志力也是学生“英语偏科”的一大原因。

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教师应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偏科”的低谷呢?

二、消除“英语偏科”现象的对策

“亲其师则信其道。”首先,需要让这类学生与教师“亲”起来。也就是说,你应对他们注入情感。情感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注入情感,就是时时处处热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喜怒哀乐。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主动走近他们,与他们随便聊聊,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及在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和要求,并及时予以鼓励、点拨,帮助他们克服怕张口、不敢用、懒坚持的毛病,不停地在他们身后“打气”,及时地让他们尝到学习英语的“甜头”。这类学生也会渐渐地感受到教师的安全感,去相信教师,从而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外语学科。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有三位学生Shill,Hence和Carl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初中上学期时,他们三位的英语成绩均在班级倒数,而数理化成绩却列班级前茅。笔者多次接触后发现,Shill对外语毫无兴趣,Hence和Carl则懒于记忆。于是,笔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指点、辅导了几个星期,加上他们三位的主观努力,而今,他们的成绩不再“扬长”而“避短”了。所以,情感注入法是外语学习的一条“捷径”。

另外,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趣味性,要不停地“吊”学生的“胃口”。比如:形式要多样化,语言要生动、幽默。特别在呈现新语言项目时,应尽量做到新颖别致、巧妙风趣。要充分注意利用实物、卡片、挂图、简笔画、游戏、儿歌、小话剧、投影仪、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和语境。如在教Book1中的句型Ihavea…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文具盒,里面装有许多文具(ruler,eraser,pen,pencil等),然后告诉学生:Therearemanythingsinthepencil-case.Ihavearuler.Whatcolorisit?Guess.请学生猜“尺”的颜色,猜对了,再让学生猜其他东西的颜色,Ihaveapencil.Whatcolorisit?Guess.引导学生理解句型Ihavea…的意思。实践证明,用创设情景和语境的方法教学,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对所教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

此外,还可利用课始几分钟进行“热身运动”。通过freetalk,dutyreport,storytelling,acting,Englishsongs等活动,活化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课前唱唱英语歌,可以让学生们在唱歌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机械单调的语法知识。如在LondonBridge,Iamwalking和Areyousleeping中找出“isfalling,amwalking(jumping)”等进行时句型结构特点,使学生观其形、知其意。并在BaaBaablacksheep和Applesong中理解“Have”的用法,以及学唱Bingo后掌握“Thereare”结构,同样边学“Doyoulike…?”句型边唱Doyoulike,相得益彰。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个人见解。虽然只有杯水车薪,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偏科”学生终会“健康”发展的。我们的外语教学也会因此而“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袁小武.中学生偏科现象调查及研究[J].教学评论,2008(11).

[2]刘云.尊重学生兴趣善待学生偏科[J].中国教师,2004(3).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317000

PersonalViewonMiddleSchoolStudents’“BiasagainstEnglish”

GULeiya

Abstract:Inordertohelpstudentsgetridoftheir“biasagainstEnglish”,theauthorcarriesoutcarefulobservationandinvestigation.Theresultrevealsthatpsychologicalfactors,suchasinterest,thinkingmodeandnaturearethemainreasons.Basedonteachingexperience,thispaperraises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eliminatingstudents’“biasagainstEnglish”.

Keywords:“biasagainstEnglish”;interest;thinkingmode;nature;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