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丁莹莹

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安徽省230011

摘要:赏识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给予充分肯定,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本文笔者结合其自身经验针对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赏识教育;学生发展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埋怨那,是建立不起来的。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更应该采用赏识的态度来处理,采用赏识教育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全纳的爱”等奥秘的归纳与总结,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脉相通。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自然成长规律的教育,它以“学说话、学走路”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理念体系,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归纳出“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激励、提醒”的操作原则。

二、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班主任在中职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需要班主任的肯定与鼓励,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做错事的学生,在犯错后学生在内心中就会产生自卑、自责的情绪,而有些班主任为了让学生记住这次教训,常常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由于方法不当,很容易给他们的心理留下阴影。而采用赏识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密切,班级工作也会开展得更顺利。

2、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良好的班风

构建出一个团结协作的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责任,但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学生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如在打扫卫生时有些学生偷懒,然后就引发了口角之争,甚至会动起手来;再如参加学校活动时,有些学生的表现不是很好,没有争到名次而招致抱怨等。面对这些情况,班主任要积极地应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观察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发现班级同学优秀的一面,如表扬劳动最积极的学生,表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在内心中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继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三、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增加赏识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经常使用赏识的目光来鼓励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解,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适时给予赞赏的目光或微笑,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鼓励和赞赏,这种默许的肯定和表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也可以采用赏识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赏识性的语言包括“你真棒!回答得很不错!”等,也可以利用竖大拇指等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同时,班主任也要注意赏识性的语言避免重复、机械化,若是千篇一律的评价“很好、很棒”也不会起到赏识的作用,要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鼓励,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班主任在学生作业上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在使用这种鼓励方式时要注意改变传统的“优、良、差”或者“√、X”等方式,可以利用鼓励性的图画、语言等,从而激发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的兴趣。

例如班主任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存在不敢发言、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班主任可以用眼神或者是语言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此外,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班主任还要根据学生的答案给出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答案存在的不足,课下再有目标地学习。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对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探索新知识、新技能,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础,即师生在平等、互爱的关系上,中职学生希望班主任给予学习上的指引和生活上的帮助,他们愿意与班主任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同时,中职学生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换来不俗的成绩,希望得到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认可,获得成就感。因此,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班主任在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实现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中职班级活动中设置一些课堂互动活动,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去,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集体氛围,让学生有大家庭的感觉,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3、注意赏识的适度性,避免盲目赏识

班主任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注意赏识的适度性,对学生正确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要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中职阶段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辨别是非的关键期,所以,班主任的评价要有所区分。如果班主任天天表扬不离口,不管什么事都表扬学生,对学生来说,表扬变得“不珍贵”了,而且会导致学生心理脆弱,经不起什么批评,或者受到批评之后的受挫感强烈,心灰意冷,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赏识是不排斥批评的,如果只表扬,不批评,教育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建立在赏识的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也是一种鼓励,一种爱的表达方式。班主任在采用赏识教育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做出有针对性的客观评价,正确的行为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而对错误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指正,只要我们的批评是基于事实作出的公正判断,一般学生都是能够接受的,并且能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避免学生养成错误的习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大扫除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为班级做贡献的习惯。对积极劳动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不热爱劳动、不为班级做贡献的学生给予批评,培养学生的是非观、正误观,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4、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多数班主任对于中职学生的评价都是采取学习成绩评价这种单一的方式,使得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自由空间被剥夺,降低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实施赏识教育时,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出针对性的鼓励、赞扬和指导。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的个体给予相应的评价,发现每个个体的优缺点,扩大其优点,改正其缺点,对每个个体进行综合的教育指导,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养,促使中职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发展。此外,从多个角度对中学生进行评价是赏识教育的本质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考核要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最终成绩,成绩不能作为评价中职学生的唯一标准。

四、结语

总而言之,赏识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作为中职班主任,在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中职学生全面成长的使命。中职班主任一定要丰富赏识教育的方法,合理利用赏识教育,避免盲目赏识,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一种平等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班级,此外,班主任应注意评价学生的方式方法,全面了解学生、评价学生,避免片面评价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川.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6(3):37-39.

[2]孙燕.巧借赏识教育,优化中职班级管理[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9):77-77.

[3]王鹏.赏识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7(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