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探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

司卉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中市供电分公司江苏镇江212200)

摘要:线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营质效指标,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安全输送与合理地分配电能,并力求尽量减少电能损失,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率的高低,不仅表明供电系统技术水平的高低,还能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加强线损治理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线损治理对保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治理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要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负荷的自动控制和管理,电力数据的自动、有效地实现低压表、配电监控和防窃电、数据统计、结算和定期发布。线损的统计、分析成果是降低线损、实现线损管理的必要步骤。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实现了自动化监测、分析,极大地保障线损管理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实现了自动化监测、分析,极大地保障线损管理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现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由多个模块共同组成,与电力系统原本的模块进行结合,产生出了配变计量监测功能模块、变电站的电能采集模块和负荷管理功能模块已达到所有计量点的覆盖范围,实现了信息采集和监测管理。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有序用电、电费结算等信息的综合管理,从而判断整个系统的线损。

二、台区线损的原因

2.1台区内部电力用户的对应关系原因

受到多反面因素的影响,或者传统人工操作过程中的误差,系统所涵盖的一部分台区的配变情况与电力用户计量表的对应关系可能不够准确,也就是台区与用户之间的匹配出现误差的问题。现阶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低压线路一般都是埋在地下的电缆,尤其在城镇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电力线路的整体布局呈现隐蔽性的特点,在台区内的电缆没有做好标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相应对应关系工作的难度增加。与此同时,在电力系统中新增加的公共变压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共变压器实施增容处理,如果在这一活动中没有及时的更新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将会导致台区与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紊乱,这样就会导致线损的统计出现错误。

2.2系统中电量缺失也会导致线损异常

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当中主要通过GPRS通信技术,实现对终端用户电能表中所体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与处理。如果系统的主站模块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在实施系统升级的过程中对于主站模块实施了不正当的升级方式,就会使得数据出现批量化缺失的现象。在系统中的终端信息采集模块、通信信号出现问题等原因都会导致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问题。目前,系统的采集终端与用户的电能计量表之间基本上都是由485线实现连接的,如果在连接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相关技术或者方式不能符合相关标准都会使得数据不能全面的采集到,最终导致线损异常情况的发生。

2.3系统中计量装置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线损异常

在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能表、互感器等相关装置设备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使得计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在建设与运维工作中,如果针对电能表、互感器等装置在接线的时候出现偏差,也会导致电能的计量不够准确,最终都利于线损率计算的精确性。在现阶段一部分电能表还会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电能计量突变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与此同时,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如雷击天气等,信息的采集终端将会出现不正常运行的情况如受到雷击的影响会使得电能表的485接口受到损害,这样也会导致数据采集工作无法有效完成。

2.4档案数据错误也是引起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

系统中主站模块对采集终端所发出的指令如果不够正确,采集终端就不能准确的采集到数据信息。现阶段关口计量节点以及互感器基本上都已经更换完毕,使得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倍率发生了变化,但是在一部分地区的采集系统当中并没有对互感器的倍率实施及时的变更,这就会导致线损计算异常的情况出现。

2.5窃电行为的存在也会引发线损异常

现阶段窃电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窃电的方法更加多样化,避开电能计量装置私自接线的情况屡有发生,利用失压、失流等方法实施窃电的现象比较常见,甚至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改动电能表实现窃电等都会使得台区线损率偏大。

三、用电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措施

3.1加强对应关系核查

用户和台区关系张冠李戴是引发线损的一个重要原因,电力企业要治理台区线损,就要以此作为突破口,要安排电力工作人员核查两者的对应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低压线路的走向判断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还要利用一些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比如识别器,以便更快的完成对应关系核查,在对错误对应关系在出现场调整以后,还要及时在采集系统中更新档案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对应关系一致性。在安装了新变压器之后,要将相关的信息录入到采集系统中对应的台区中去,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3.2做好偷电检查

台区线损过大与用户窃电有很大关系,电力工作人员在采集系统中发现某个台区的线损过高的时候,要高度重视和警惕,将这些台区中的异常用户找出来,将其确定为可能存在窃电行为的用户,然后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开展电力检查,这样就能及时的发现窃电、偷电行为,维护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有效的控制台区线损。

3.3提高采集数据准确性

用电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成功率只有足够高,才能保证线损计算的有效性,具体要求是每天的采集率高达99%。采集系统的数据不完整或者出现缺失的时候,电力工作人员先要确定是不是系统自身原因造成的,在排除了这个因素的情况下,要安排技术人员到存在问题台区进行检查和维修。电力企业要对每天收集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让终端一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样就能确保采集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采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通信故障,一旦发现要及时的换上新的通信模块。用电采集系统终端所在的地方如果信号比较差,就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比如延长天线,或者是联系运营商解决信号问题。

3.4抄表要规范

台区线损治理要规范抄表过程,电力工作人员在抄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每次的抄表顺序要保持一致,这样就能确保总表和采集时间相同,数据录入要就不会出现偏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线损。抄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还要避免抄表度数和实际用电度数不一致的问题。

3.5降低线损

在台区线损治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采集系统找出线损异常的台区,在控制区域用电量的同时,还要做好线损的核算工作,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计算结果如果显示该台区的线损过高,技术人员就要对台区采取降损措施达到治理目的。还要根据采集系统收集到的负荷信息,有针对的改变变压器的运行参数。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工作中,台区线损治理工作发展依旧任重道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普遍应用与革新,台区线损治理工作应从中寻求发展契机,通过管理机制、治理与技术设备的创新、管理人员思想转变、监督制度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寻找解决现今台区线损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效率,实现台区线损治理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3):129-130.

[2]段寒冰.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网降损控制技术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