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神经内科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

/ 2

探讨神经内科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

刘巍唐莉杰车特宋贺楠刘新李冬梅

鸡西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58100

【摘要】目的:科学的探究在神经内科使用丙戊酸钠药物药物对癫痫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探究阶段中,选取了2016年度5月份到2017年度5月份这段时间里,本院神经内科当中所收治的148位癫痫疾病患者探究研究对象。并在研究中运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48位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相应的对对照组,并保证每组中人数均为74人。在完成了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当中的74位癫痫疾病患者运用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当中的74位患者运用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在服药之后详细的观察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在经过了一个月的治疗之后,其治疗效果要明显的由于使用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而在出现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癫痫疾病患者出现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嗜睡情况以及患者体制下降情况都少于观察组当中的癫痫疾病患者。结论:在对精神内科当中癫痫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阶段中,使用丙戊酸钠药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因此这种药物具有治疗安全良好、临床效果突出的特点,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治疗;神经内科;丙戊酸钠;临床;癫痫

癫痫是指某种原因导致的脑内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及刻板性的临床特点,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位置不同、异常放电累及范围差别,患者的发作形式也不相同,存在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等多种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癫痫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癫痫患者的发病类型不尽相同,治疗药物多种多样,临床上常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和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两种方案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告如下。

1基础资料以及方法

1.1基础资料分析

在本次实验探究阶段中,选取了2016年度5月份到2017年度5月份这段时间里,本院神经内科当中所收治的148位癫痫疾病患者探究研究对象。在这148位癫痫疾病的患者当中,共有男性癫痫疾病患者80名,女性癫痫疾病患者68名,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1岁到44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7岁。这些患者的患病时间长度从1个月到30年不等。从具体病情角度分析来看,表现出强只痉挛症状的患者共计32名,表现为强直症状的患者共计64名,表现为失神症状的患者过共计24名。

在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癫痫疾病对患者对照组以及癫痫疾病患者观察组之后,两个小组各有74名癫痫疾病患者。观察组当中包括40名男性癫痫疾病患者以及34名女性癫痫疾病患者,其年龄分布在11岁到44岁之间,统计后的平均年龄为25.9岁。在对照组当中,包括有男性癫痫疾病患者40名,女性癫痫疾病患者34名,其年龄分为在13岁到44岁之间,统计后的平均年龄为26.4岁。两个研究组在癫痫疾病患者性别方面、整体年龄分布、疾病差异性方面,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可以作为实验研究分析数据。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对治疗药物无过敏。排除标准:具有肝肾功能障碍及不配合用药的患者。

1.3治疗方式分析

在研究中运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48位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相应的对对照组,并保证每组中人数均为74人。在完成了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当中的74位癫痫疾病患者运用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当中的74位患者运用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在服药之后详细的观察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不良反应情况。

同时,两组癫痫患者用药均从小剂量开始,治疗1~2周后逐渐增加用药,分两次服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观察指标

治愈:癫痫患者服药后完全不发作;显效:癫痫患者发作次数减少3/4;有效:癫痫患者发作次数减少1/2~3/4;无效:癫痫患者发作次数减少1/2。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100%。

2结果

使用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在经过了一个月的治疗之后,其治疗效果要明显的由于使用卡马西平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而在出现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癫痫疾病患者出现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嗜睡情况以及患者体制下降情况都少于观察组当中的癫痫疾病患者。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疗效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38%(29/3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36/3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嗜睡2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8例,嗜睡4例,体质下降4例。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无不良反应占比94.59%(35/37),显著低于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的78.38%(2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癫痫又名“羊角风”“羊癫风”、,是神经内科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高发病,通常反复发作,发作时患者常常不省人事、呼吸暂停、四肢抽搐,容易造成患者脑功能紊乱。根据临床发作类型癫痫通常分为以下几种:①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患者突然性意识丧失,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口吐白沫,瞳孔放大,常危及生命安全;②失神发作(小发作),患者突发性精神活动中断,意识丧失,发作时间数秒或十几秒,通常伴有肌阵挛;③单纯部分性发作,患者身体某一局部强直阵挛性麻痹,意识清楚,可明显感觉病症的发作;④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及混合性发作,可有自动症发作,如梦游;⑤植物神经性发作(间脑性),可有头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晕厥型或心血管性发作。

人们常规观点认为,“羊角风”是终身性的,不可治愈。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结合病症病因、致病机制、临床特征、病情进展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通过规范医疗措施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癫痫患者的发展次数,甚至完全治愈。在目前众多抗癫痫药物中,应用较多的是丙戊酸钠,该药适用于各类癫痫患者。丙戊酸钠服用后主要分布于机体细胞外液,具体药效机理尚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是通过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浓度,降低神经元的兴奋度,从而发挥临床药效。本研究显示,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观察组癫痫患者,总显效率高达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提示,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患者,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一致。

这也表明,在对精神内科当中癫痫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阶段中,使用丙戊酸钠药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因此这种药物具有治疗安全良好、临床效果突出的特点,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秀侠,宋昌鹏,牛艳花.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7(12):101-102.

[2]曹利,戴艳萍,李军,等.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8(16):114-115.

[3]吴传喜,练伟灵.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124例临床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6):480-482.

[4]梁琛.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患者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25):45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