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王月秋

王月秋(锦州市太和区职业教育中心121016)

摘要: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不高,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品对接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前校后厂

一、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

1、加强校企合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任亲自挂帅,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和主管教育的副主任主抓,教务主任和安置办主任具体负责,对教学和实习的环节精心安排,环环相扣。

2、调整课时比例。我校在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摸索中,首先实行教学改革,调整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训课的课时比例,由原来的3∶3∶4调整为2∶2∶6,增加了实训课课时比例。

3、制定学生技能过关标准。学校结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行业标准,根据过关标准进行教学。

4、整合专业课教学。把实训车间当做课堂,实行做中讲、做中学、做中练的方式,遇到问题及时讲解、及时解决。

5、实行以赛代考,期中考试以技能竞赛形式进行。每学期学校都要进行一次全体学生参加的技能竞赛,取代以往的期中考试,以学生实践成品的等级确定考试成绩,同时考核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6、实行专业实训课分层次教学,提前开展实习。开展专业实训课分层次教学,教师分别指导,在学生技能考核全部合格的前提下,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操作工,提前送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7、学生实习由校企双方考核。经企业和学校双方考核,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或就业,签订劳动合同,保证就业。

二、校企合作模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的校企合作办学主要有四种模式:产品对接、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前校后厂。

1、产品对接:即按照企业标准在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达到企业产品与学生实习加工产品的对接、企业岗位和实训岗位的对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起到顶岗实习的作用。近几年,学校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优秀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产品的对外加工,中等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稍差生由教师指导进行最基本的操作。在分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要求和产品标准完成了产品的对接、岗位的对接,实现了由学校学生到企业工人角色的转变。学校负责联系加工项目,优秀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完成产品加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2、顶岗实习:学校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安排到指定的企业对应的岗位代替企业员工进行生产加工,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生产任务,与员工同工同酬。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在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学校领导定期走访企业,帮助学生解决在顶岗实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既培养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3、岗前培训:即在新员工上岗之前,向其介绍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企业的业务,教给员工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及时把新信息、新技术和新程序介绍给员工,还要更新员工的现有技能。

4、前校后厂:即由学校依据所开设的专业创办相对应的校办企业,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场所。这种“前校后厂”的办学模式,既学习了知识,也掌握了技能,学生毕业后就成了合格的企业技术工人,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的收获与体会

1、校企合作解决了学生实训实习问题,实现了由学生到企业工人的角色转变。

2、校企合作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3、校企合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和职业习惯。

4、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5、毕业生就业率高,学生的就业率和稳定率逐年提升。

以上是我校校企合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们深知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有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大胆实践,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金土加强校企合作,办出高职特色[J].职教通讯,2002(1):23-24。

[2]刘晓明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理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4(9):17-18。

[3]杨放关于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物流人才的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2006(2)。

[4]李双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评述[J].职教论坛,2008(7):42。

[5]庞世俊庞少召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驱动方式解构、问题与策略[J].交通职业教育,2010(4):7。

[6]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

[7]仇耀辉庞少召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对应层次关系、法则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