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论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赵善堂

赵善堂(大名县第一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1.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碰到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受实验条件等影响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研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时,学生对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阻线长度变化与流过该电路的电流之间的变化比较难接受,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常常既做实验,又板演,由于不能做到同步进行,学生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印象不深刻,效果不甚理想。如在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对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电流会变化有了感性认识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将这个实验再配以电流流向的情景展现在大屏幕上,可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只有电流流过的电阻线才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配以滑片移动时,电流移动方向的模拟动画实验,可通过层层直观的透析,不但使学生很快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而且使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初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例如在“惯性”教学中分析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为什么会后仰,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为什么会向前倾,可首先引入一段汽车启动或刹车的动画,再抽象为模型,再对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抽象化处理,学生很轻松就掌握了该事例分析。例如声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把声波是纵波这一问题讲清楚,可以设计出音叉振动时周围空气疏密情况以及波的传播情况,然后设计出周围空气振动情况,最后得出声波是纵波。

2.多媒体技术与演示实验的整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做课堂演示实验时,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和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例如,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而如果借助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放大,甚至是模拟实验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观察,从而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例如,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现象呈现的时间太短,若用数码摄像机把实验过程拍摄下来,用电脑软件做成录像,在大屏幕上重复慢放,这样现象明显、过程清晰,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在做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也可先通过大屏幕讲解可演示该实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问题,更能有效便捷地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实验的内容。

当然虚拟、模拟实验的真实性较差,可信度较低因此不能完全替代实物演示实验。

3.多媒体技术与黑板的有机结合,能够增大课堂的的信息容量

黑板作为传统的教学媒体,能使学生所学的新知识,相对较长时间的保留在视野内,尤其是当时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还可以回头找时间继续思考,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自主利用时间,黑板还能够呈现整节知识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理清思路,当然黑板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与多媒体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代替小黑板展示例题、习题或其它信息,省时省力,使用方便,且容量可以不受限制。如对例题的处理,可通过边展示过程边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如在动量守恒定律一节中这样一个例题:

一枚空中水平飞行的导弹,质量为m,速度为v,导弹突然爆炸为两块,一块质量为m1,沿着v反方向飞行,速度大小为v1,求另一块的速度?将此例题呈现在大屏幕上,节省了板书时间,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可设计动画,首先让导弹从左边运动到画面中央,显示现在的动量,再让导弹爆炸,告诉学生这时导弹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因此动量守恒,再让导弹爆炸开,告诉学生导弹爆炸后两块的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学生很容易解这个问题。当然用多媒体完全代替黑板,幻灯片完全代替板书也是片面的。

4.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课件,促进师生互动,师生与课件互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外还能将某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如电场线、磁感线的描绘,可以将静态的描述动态化。如把单摆在摆动过程中受到的回复力的分析图做成Flash动画,单摆沿小段园弧做往复运动,相应的回复力和大小和方向也在时刻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回复力的分析,还可在课件中提供若干习题以及对学生解答正误的判断和参考答案,让学生通过“一试身手”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准确抓住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弥补认知缺陷,扫除下一步教学活动的障碍。

总的来说,多媒体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物理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然而如果教师过度依赖、使用多媒体,就可能会失去应有的角色和作用,成为多媒体技术的配角,学生仍然是接受式学习,其主体地位也会不复存在,因此,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交流,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定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使之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且不可因追求形式的变化而渲染物理课堂教学,失去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