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张黎琴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金华市322100

摘要: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体育能力得到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培养个性明显、身体和心理均健康的个体。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日渐深化的当今,作为三大球之一的高校气排球课已经做出了诸多积极的改进,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变化最为显著,气排球也作为学生最为喜爱的选修课而一度出现了爆满的可喜局面。但就笔者对选修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看,当今我国高校气排球教学虽然已经取得不错的改革成效,但相对于跆拳道等新兴科目而言,气排球教学依然存在很多困扰其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上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情关注不够,影响了大学生的气排球课参与意愿及课下主动练习气排球的兴趣;无法完成去竞技化的教学思想变革,仍然重技能、轻理论与体能训练,拉低了气排球课堂的转化率等。

关键词: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导言

最近阶段,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愈来愈不理想,因此体育课教学成效开始引起校内外人员充分关注。而气排球属于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在挣脱传统竞技体育课程项目的约束效应前提下,赢得更多大学生的热衷。不过目前许多高校在气排球教学中尚且遗留一些弊端问题,如若不能及时进行消除,势必严重影响今后体育教学成效。

2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气排球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教学改革下,虽然各大高校已经逐渐加大了对气排球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加大可对教学体系的完善,保证学生的气排球水平可以得到全面提升。但是由于气排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在我国沿用的时间比较长,致使高校气排球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在高校实际的气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同时教师在教学时经常将自身放在主体地位,缺乏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导致高校气排球教学课堂变得枯燥和沉闷,学生无法对排球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气排球的积极性就会逐渐降低,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气排球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还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气排球水平的全面提升,制约了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此外,在各大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对于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以及技能的重视程度比较高,而高校体育并不是主科课程,因此并没有给予高校气排球教学应有的重视,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专业课程上,侧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成绩。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无法对气排球教学的动作以及技能进行练习,致使学生的气排球教学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和进步,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2.2气排球教学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且学生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学生只有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才能够让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气排球教学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气排球气排球兴趣,保证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排球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气排球水平,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根据当前高校气排球整体教学水平来看,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参与程度的重要性,在教学时课堂氛围比较散漫,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也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此外,在高校气排球教学过程中,环境因素不仅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也会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学校操场面积以及体育器械的数量等。但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学校的面积有限,使得没有足够的排球场,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练习气排球相关动作,不能够提升自身的水平,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2.3测评方式缺乏全面性

在高校气排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体力能力以及技巧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评,对学生气排球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常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测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评,还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气排球的程度以及水平,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测评的结果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能过分的注重这一方面。但是现阶段,各大高校在对气排球运动进行测评的过程中,经常将技巧的使用定为最终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气排球的规则性,同时也缺失了竞技方面成绩的测评,忽视了学生的努力以及付出。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气排球的兴趣,严重的还回去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气排球水平的提升,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

3日后进行高校气排球教学改革的妥善策略

3.1完善气排球教材内容主张在完善和出版愈加专业化的高校气排球教材前提下,赋予高校体育教师明确的教学指南,令体育教学权威性得以持续增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气排球教材设计时,应该时刻贯彻健康第一和快乐教育等理念,全面呈现气排球运动特征的特征,努力落实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锻炼目标。久而久之,令高校学生气排球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得以形成,实现全方位的进步发展。

3.2实时性修缮气排球场馆力求在令高校领导重视气排球运动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一切既有条件,透过多个层面筹措资金来进行气排球场馆建设修缮。这样就能够在迎合校内正常教学和训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等需求之余,面向社会提供更对开放性的运动指导服务,为日后全面健身之风普及,学校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取,以及气排球场馆建设资金投入压力削减等,奠定基础。

3.3树立起愈加健全的培训指导体系,建设素质、技能卓越的师资队伍即在定期做好对高校气排球教学人员的培训工作,令他们熟练掌握最新的气排球教学技巧和竞赛战术之后,令他们时刻秉承健康第一和快乐教学的指导思想,能够及时挖掘和消除自身平常教学中的缺陷问题,自觉提升教育理论、运动技能,以及教学水准。

3.4积极在各校进行宣传推广,提升高校气排球运动的影响力

就是说大力鼓励高校透过校内广播、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介,进行气排球运动项目介绍推广;还有则是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课外讲座与培训活动,为日后赢得校际之间气排球联赛、组建高素质的学生气排球运动队伍,以及扩大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影响范畴等,做足过渡准备工作。长期坚持下去,高校学生就会形成更强的气排球运动参与兴趣,避免这类运动课程在高校内长期处于被冷落的境遇之中。另外,还应该尽快健全考核标准,集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体育课考核在摒弃过往单纯进行身体素质、技能考核习惯的同时,利用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式来认证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具体就是淡化传统的技术考核,利用各类要素提升课堂趣味性前提下,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运动中的创新思维等作为考核重心,引导他们自主参与相关体育活动并基于他们各自个性特征等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此就能够令高校气排球教学考核模式变得愈加多元化,从而确保集中性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气排球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观念不足、教学模式落后。但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必须开展气排球教学创新,这样才能促进高校气排球教学的不断发展,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睢强.高校气排球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运动,2017(24):98-99.

[2]茅菊兰.简论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运动,2017(14):89-90.

[3]骞虎.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16):165+162.

[4]孙钢.浅议当前我国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