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苗木栽培及营林技术的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松树苗木栽培及营林技术的浅析

谭景韶

谭景韶

开平市镇海林场广东开平529300

摘要:林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源,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松树作为一个较为容易种植的树种,且繁殖能力比较强,在我国植树造林的工作中一直受到青睐,本文主要阐述了松树苗木栽培及营林技术,以期维护林木行业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松树;苗木栽培;营林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日益注重绿化建设,而绿化建设最关键环节就是植树造林。在树种体系中,松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生长繁殖能力强,且树木繁盛、高大,便于人为管理,具有经济实用优点,是我国绿色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所以作者在这里分析了松树苗木栽培及营林技术,以维护林木行业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1松树苗木栽培

1.1育苗前准备工作

(1)科学选择松树育苗地。对松树育苗地区进行选择,需要在土层更为深厚、土质松软地区进行育苗,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效果。因为松树本身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将其种植到土壤比较肥沃的地区,其生产力会更高。尤其在比较湿润的地区,选择酸性土壤进行种植是最为合适的,但是,一些种植大豆、蔬菜的区域是不能作为松树培育区域的[1]。

(2)整地育苗地。在对松树的育苗地区进行整地工作中,需要促进工作的细致化。期间,要对其进行深翻整平工作,也可以使用有机肥,为其施加一些过磷酸钙,其使用量可以控制在225kg/hm2,以减少育苗期间产生严重的病虫害现象。

(3)松树种子选择、处理。在对松树种子进行选择与处理工作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第一,在对松树种子进行采集过程中,要选择生长比较好、其形态更为健康的松树,并在每年的8月份到10月份之间执行采种工作。第二,在对松树种子进行储存期间,其时间可以选择在每年的10月份和第二年的3月份。保证种子通过筛选,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区域,促进储存工作的合理执行。在播种前期,还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期间,可以利用高锰酸钾(0.5%)的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2h,并再次利用温水进行浸泡。对于已经消毒的松树种子,要将其放入到已经准备好的容器中,将其置在阳光更为充足、更为温暖的区域,期间,每天都需要对种子进行冲洗,保证其种子出现裂口的时候对其进行播种[2]。

1.2松树播种、苗圃管理

(1)松树播种。对松树进行播种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或者5月份。根据种植期间的等级以及相关规定,需要将播种量控制在每公顷250kg和300kg。一般情况下,要利用开沟条的方式对其进行播种,保证沟直底平,其中,沟的宽度控制在5~7cm之间,沟的深度要在1.5cm左右,沟的间距可以在15cm以上。也可以利用人工方式对其播种,其中,不仅要保证其更为均匀,在完成播种后,还需为其覆盖土层压平。

(2)防止鸟害、病虫害。当完成松树播种的20d或者25d后,发现松树发芽。这时候,要对其鸟害进行抑制,并增加力度对苗圃进行巡视。期间,要派遣专门人员对其监督。并将防护网设置在苗圃地上,保证能够预防鸟害现象。但是,不能使用覆盖树枝的方式,因为对树枝进行覆盖,会影响育苗地区的土壤温度,也会抑制松树苗的正常生长。同时,松树在生长初期,还会产生猝倒病,所以,要注意对其的防范[3]。

(3)加强松树灌溉、施肥。在灌溉工作中,是在松树苗出齐后,利用小灌水促进苗木的稳定性。因为松树幼苗具备较强的耐旱性,害怕洪涝,所以,为其浇水太多容易产生立枯病。所以,当松树树苗出土后的30~50d之内,要进行少量浇水工作。当幼苗生长到速生阶段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其进行供水,一般情况下,主要在早上、夜晚对其灌溉。在松树幼苗生长后期,不可以对其灌溉,促进幼苗的生长。

在施肥工作中,需要是松树幼苗在生长期间,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在松树幼苗期,要以氮肥为主,并为其配置合适的磷肥。其中,要在每年的5月份对其进行一次性施肥,使用70kg/hm2的硫酸铵,将其直接喷洒到苗床上。后期,要在每20d对其进行一次施肥,促进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在6月份,可以将施肥量控制在150kg/hm2,在7月份将肥量控制在180kg/hm2。完成施肥工作后,还要利用清水对其进行洗苗。当松树苗木生长后期,不能对其氮肥施用,要使用钾肥。在每年的8月份,可以将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洒,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进行。完成一系列的施肥工作后,还要执行灌水与清除杂草工作[4]。

(4)松土、除草。当雨季前期,需要在苗圃管理工作中进行松土工作。因为灌溉后的土壤容易板结,所以,在促进松土工作的执行,这样才能维护苗木的稳定生长。在松土工作中,幼苗其深度需要控制在3cm或者4cm。随着幼苗的不断生长,可以将其扩展到5cm和6cm。当雨季后,要将其存在的杂草进行清除,为其覆盖地膜,以免杂草的生长。

(5)间苗。当松树苗过密,要对其进行间苗处理,保证间距。其中,一定要将病苗、弱苗进行清除。一般情况下,可以在6月份进行间苗,在该工作执行后的20d实现第二次间苗。

(6)苗木出圃。当松树苗木出圃前,要为其提供充足灌溉,保证土壤稍干的时候对其起苗。在起苗工作期间,可以利用人工、机械方式,维护根部的完整性。但遇到大风的时候,不能对其起苗工作,以免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完成起苗工作后,相关人员需要对其检查,对根系、病害以及损伤等实现等级划分,以促进栽植工作与外运工作的完成。

2.松树营林技术

2.1松树种植

容器苗的种植技术,在执行期间,容器苗要带有土壤,在对其栽植期间,不能损伤到根部,促进其成活率的提升,但是,该方法使用的成本较高。裸根苗种植技术,该方式在实际栽种期间,根系容易受到损伤,其适应环境能力也比较低,但是,该方式在利用期间,使用的成本较低,方便对其运输与移植工作。对于移植苗种植技术,其能够实现发达根系,实现的根茎也较大。在松树造林中,对苗木的选择一般选择为1年龄的落叶松,也可以选择2~3年的红松。如果选择使用油松,可以选择1.5年龄的苗木。对于马尾松的选择,可以选择1年龄苗木。对松树的种植可以选择在早春季节,利用穴植与缝植方式,维护根部的湿润性,促进根系的伸展,保证对其覆土与整平。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在干旱地区,可以利用地表蒸发方式,也可以实现丛植方式,以促进松树成活率的有效提升。

2.2病虫害防治

(1)松树线虫病。松树线虫也是松枯萎病,是国际上一种毁灭性检疫病害。但松树感染该病的时候,40%的树种都会死亡。所以,该病成为我国以及国外作为主要的检疫对象,不仅促进的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在对其进行治理期间也面对较大难度。为了对其防治,第一,可以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禁止在疫区苗木运输到非疫区。任何的单位和个人,在没有经过检疫合格后,都不可以对其销售与存放。第二,对病死木进行集中清理,对伐桩进行处理,还可以利用诱捕器对其诱导诱杀[4]。第三,实现松树抚育工作的执行,维护整体的生长趋势,促进其生长。

(2)松毛虫。该病害也是一种毛虫,其存在的种类表现在多个方面。该病害在我国广泛分布,其是以松科、柏科树为主。松毛虫在我国森林中为发展量最大的虫害,其产生面积也更为广泛,当该虫害产生后,不仅无法维护整体的生长,也会降低立林木的松脂产量。为了对该病进行预防,首先,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对益鸟进行保护。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松毛虫存在的种类高达100种,杜鹃成鸟是捕捉松毛虫的主要鸟类。所以,在林区,可以为其释放杜鹃成鸟或者为其筑巢。在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和林区,还可实现人工巢箱,促进松毛虫天敌资源的不断增加,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工作。然后,实现造林工作,促进造林混交林的实现,为其培养复杂的生物群群落,并保护其存在的植被。最后,人工防治与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人工捕杀、黑光灯诱杀等方式,减少幼虫越冬。也可以使用敌百虫、辛硫磷等,在松毛虫过冬前后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预防。

(3)松褐天牛。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对枝皮进行啃食。幼虫钻进树干中进行钻蛀。松褐天牛的产生和传播具备较大毁灭性,在稀疏林区域比较严重,密度较大区域受到的传染大,不断向四周蔓延,并对其产生危害。为了对其防治,要将已经危害的树进行销毁。在春季的,可以为其设置饵木,引导成虫在饵木上产卵。利用化学防治方法,可以实现树冠喷药和地面喷药方式。如:在天牛羽化出来摄食补充营养的时候进行喷药,也可以在其开始羽化的时候进行喷药。其中,需要对其喷药70~90d,并利用杀螟松乳剂进行预防。

3.结束语

总之,松树在我国造林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其造林技术的进步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松树病虫害的防治上,需要积极关注病虫害的现状,并加大力度对其进行防治,为我国林业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钟丽.基于松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J].农家科技旬刊,2015(2).

[2]刘德忠.浅谈松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旬刊,2013(4).

[3]潘艳茹,于桂华.浅谈松树造林原则及造林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3(A36):442-442.

[4]杜华辉.解析松树造林技术[J].赤子,2013(2):150-150.